古文观止 第48章|吴子使札来聘

古文观止 第48章|吴子使札来聘

文章开头三问三答,将季札让国的事迹引出来。中间写吴王阖闾弑君,将王位交给季札,季札不肯接受。结尾以评论作结,回应篇首提问,阐明《春秋》之义,褒扬季札的美德,虽然直呼其名,这并不是不尊重季札,而是为了让称呼合乎臣子的身份。

古文观止 第48章|吴子使札来聘
古文观止 第48章|吴子使札来聘
古文观止 第48章|吴子使札来聘
古文观止 第48章|吴子使札来聘

【注释】

[1]贤:赞许。用作以动词。

[2]季子:季札,吴王寿梦的幼子。

[3]迮(zé):仓猝。

[4]僚:吴王僚,夷昧之子。

[5]长庶:庶子中最年长者。

[6]阖闾:名光,吴王谒之子。谒是吴王寿梦的长子,按照当时立嫡以长的原则,实际上应该是阖闾继承王位。

[7]延陵:吴邑名,在今江苏武进境内。

(8)不名:不直称名。古人生三月取名,年二十行冠礼,另取字。对人表示尊敬,就称其字而不称名。

⑼不一而足:不因为一事一物就认为够条件了。与今义不同

【翻译】

《春秋》记载吴国的事情,对吴国君臣没有国君、大夫的称谓,这里为什么又称国君,又称大夫呢?这是为了赞美季子贤良。为什么要赞美季子?是因为他把君位让给了兄长。他让君位给兄长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谒、余祭、夷昧和季子,是同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纪最小但很有才干,兄长们都喜欢他,都想立他做国君。谒说:“现在如果仓促地把国家传给季子,季子还是不会接受的。我想我们不要传位于子而传位于弟,弟兄依次为君,最后把国家交给季子。”大家都说:“好的。”所以这几个做国君的都以轻视死亡为勇敢,每到吃饭时必定祷告说:“上天如果还要吴国存在下去,就赶快把灾难降到我身上。”所以谒死之后,余祭继位;余祭死后,夷昧继位;夷昧死后,就应当轮到季子做国君了。

那时季子出使在外,没有回来。僚是庶子中年纪最大的,即位做了国君,季子出使归来,回到吴国,就把僚当做国君看待。阖闾说:“先君所以不把国家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都是因为季子的缘故。如果遵从先君的遗命,就应当把国家传到季子手中。如果不遵从先君的遗命,那么就应该我做国君,僚怎么能当国君呢?”于是派专诸刺杀了僚,要把国家交给季子,季子不肯接受,说:“你杀了我的国君,我接受你夺来的国家,这就变成了我与你合谋篡位。你杀了我兄长的儿子,我再把你杀掉,这是父子兄弟相互残杀,这样下去,一辈子也没有停止的时候。”于是离开吴国前往延陵,终生没有再回过吴国。所以君子把他不接受君位这一举动当做是义,把他不提倡自相残杀看做是仁。

赞美季子贤良,那为什么吴国又出了国君、大夫呢?这是因为季子既然做了臣子,那就应该有国君了。“札”是什么?是吴国季子的名。《春秋》中对贤者不直书其名,这里为什么直书其名?这是因为赞许夷狄,不能因为他们有一件事做得好就认为他们已经很完美了。季子被认为是贤良之人,为什么还认为他不算完美呢?因为赞美人臣就要从为人臣子的角度上去赞美他,赞美人子就要从为人子的角度上去赞美他。

《吴子使札来聘》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这一篇对应的是《季杞观周乐》,《左传》解释季札来鲁国聘问主要进行了哪些活动,《公羊传》则还是老套路,深挖“吴子使札来聘”这六个字。

1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yè)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zé)而与(yú)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

这是解释为什么称吴国国君为吴子,吴国为蛮夷之邦,孔夫子《春秋》中不提吴国国君和大夫,这里为什么又有了国君和大夫的称谓呢?是因为了季子贤德的缘故。这有点扯了。吴国是吴太伯建国,周的嫡亲,爵位是子爵。主要吴国地处偏远,和中原交往不多,故而很少写他们的事情。自巫臣使吴,吴国开始向中原靠拢后,春秋也就有了对其的记载。

襄公十二年吴王寿梦逝世,孔子写“秋九月吴子乘卒”,既有国君之称又有国君之名。襄公二十五年诸樊战死,孔子记录“十有二月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有国君之称又有国君之名,襄公二十九年第八条记录的是“吴子使札来聘”,而第四条记录则是“阍弑吴子余祭”,有国君之称又有国君之名。所以说啊,孔子的思想在徒孙那一辈儿已经开始被过度解读了,再后来就越来越扯蛋了。

“何贤乎季子?让国也。”为什么以季札为贤呢?因为他辞让国君之位。

“其让国奈何?谒(yè)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

他是怎么辞让的呢?一母而出的兄弟四个。

“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

季札年纪最小,兄弟们都敬爱他,想一起拥立他为国君。

“谒曰:今若是迮(zé)而与(yú)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

谒,就是诸樊。他说:现在如果这样仓促的把国君之位传给季札,他是不会接受的。

“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

我希望咱们都不要把君位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兄弟依次做国君,这样把国家传给季札。

“皆曰:“诺。””

大在家都说可以。这件事情看起来很美好,大家热血上头,破坏了旧规则,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新规则。这就为后来公子光发动政变埋下了伏笔。

“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

所以做了国君的哥哥们都舍生忘死,英勇作战。吃饭的时候都要祈祷,说:如果上天保佑吴国,就快让灾难降临到我头上。有没有拿自己献祭的感觉?

“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

诸樊是战死的,余祭是自己作死的,但夷昧可是结结实实做了17年国君后病死的。总之,三个哥哥都死了,国君之位应该传给季札了。

【译】《春秋》记载吴国的事情,只称其国,不称呼其国君、大夫,这里为什么又称国君,又称大夫呢?这是为了赞美季子贤良。为什么要赞美季子?是因为他把君位让给了兄长。他让君位给兄长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谒、余祭、夷昧和季子,是同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纪最小但很有才干,兄长们都喜欢他,都想立他做国君。谒说:“现在如果仓促地把国家传给季子,季子还是不会接受的。

我想我们不要传位于子而传位于弟,弟兄依次为君,最后把国家交给季子。”大家都说:“好的。”所以这几个做国君的都以轻视死亡为勇敢,每到吃饭时必定祷告说:“上天如果还要吴国存在下去,就赶快把灾难降到我身上。”所以谒死之后,余祭继位;余祭死后,夷昧继位;夷昧死后,就应当轮到季子做国君了。

2

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闾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我宜当立者也。僚恶(wū)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

“季子使而亡焉。”

使,出使他国。季札借着出使他国的名义逃跑了。

“僚者,长庶也,即之。”

僚是长庶子,得以即位。僚的身世有几种说法,这里选择了僚是吴王寿梦长庶子的说法,是季札的哥哥,阖闾的大爷。

“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尔。”

君,以之为君的意思。季札出使归来,把僚当作国君侍奉。大家对季札让国的评价历来都是正面的。但也有认为,季札让国打乱了吴国稳定发展的进程,历史不可假设,但可以猜想。季札如果选择如鲁隐公一般摄政的方式未尝不是更好的选择,以国君权威建立新的规则后再从三个哥哥的后人中选择继任者,还政与之,吴国可能会有一个不同的明天。

“阖闾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

阖闾,这时候应该叫公子光。他说:先君之所以不传位给儿子而给弟弟,都是因为季子的缘故。

“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

如果遵从先君的命令那么国君之位就应该传给季子。

“如不从先君之命与,我宜当立者也。”

如果不遵从先君的命令,那么我应当被立为国君才对。

“僚恶(wū)得为君乎?”

僚凭什么当了国君?总之,季札打破寿梦的规则后,并没有制定新的规则让人遵循,这就导致谁都有具备合法继承权的依据。家族中一旦有公子光这样的野心家,动乱将必然发生。

“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

于是公子光派专诸刺杀了僚,要将国君之位送给季子。一般是说公子光趁季札不在国内时刺杀吴王僚自立,季札回来后仍然以国君之礼待阖闾,典型的和稀泥。这里说公子光先让季札做国君。

“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

季札不接受,说:你弑杀了我的国君,我接受你给的国君之位,这就是我和你一起篡位。

“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

你杀了我的兄长,我再杀了你,这是父子兄弟自相残杀。冤冤相报一辈子也无法结束。前面说僚是长庶子,所以说“尔杀吾兄”。

“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

就去了他自己的封邑延陵,从此终身没有回过吴国都城。

“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

所以君子认为他不接受君位是义,不杀公子光是仁,所以认为季札是贤德的。

那他不遵从父兄遗命可谓不孝,导致吴国动荡,吴王僚被弑杀,可谓不忠。季札只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何必把他抬得太高呢?

【译】那时季子出使在外,没有回来。僚是庶子中年纪最大的,即位做了国君。季子出使归来,回到吴国,就把僚当做国君看待。阖闾说:“先君所以不把国家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都是因为季子的缘故。如果遵从先君的遗命,就应当把国家传到季子手中。如果不遵从先君的遗命,那么就应该我做国君,僚怎么能当国君呢?”

于是派专诸刺杀了僚,要把国家交给季子,季子不肯接受,说:“你杀了我的国君,我接受你夺来的国家,这就变成了我与你合谋篡位。你杀了我兄长的儿子,我再把你杀掉,这是父子兄弟相互残杀,这样下去,一辈子也没有停止的时候。”于是他离开吴国前往延陵,终生没有再回过国都。所以君子把他不接受君位这一举动当做是义,把他不提倡自相残杀看做是仁,称许季子的贤德。

3

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

那么吴国为什么又有了国君,有了大夫呢?因为季札是臣子,有了臣子肯定有国君,有了国君也就有了大夫。

“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

札是什么呢?吴国季子的名字。

“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

春秋中对贤德之人不称名以示尊重,这里为什么称季札的名字呢?

“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赞许夷狄之人,不能因为一件事情做的好就说他们是完美的。还是说季札是蛮夷,不值得以中原贤人之礼待之,对不对。

“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

季札是孔子认为贤德的人,为什么还认为他不足呢?

“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因为赞许人臣必然让他处于人臣的位置,赞许人子必须让他处于人子的位置。

那赞美蛮夷也要让他处于蛮夷的位置吗?这符合孔夫子的思想吗?何况孔子评价吴国的开国之君吴太伯为“至德”,怎么到了至德的后代就成了蛮夷呢?

【译】那为什么吴国又出了国君、大夫呢?这是因为季子既然做了臣子,那就应该有国君了。“札”是什么?是吴国季子的名。《春秋》中对贤者不直书其名,这里为什么直书其名?这是因为赞许夷狄,不能因为他们有一件事做得好就认为他们已经很完美了。季子被认为是贤良之人,为什么还认为他不算完美呢?因为称赞人臣就要从人臣的地位去称赞他,称赞人子就要从人子的地位去称赞他。(言外之意是:季子是夷狄之邦的臣子,是夷狄之王的儿子,就要在用语遣词上显示出这一点来,这就是所谓“春秋笔法”。)

4

公元前544年,吴王余祭派遣其弟季札出使华夏诸国。《左传》大篇幅讲述了季札在鲁国听周乐的过程,即“季札观周礼”一文,展现了一个博学多才,崇尚周礼的大儒形象。加之季札在处使齐、晋、郑、徐等国留下的言行,使得华夏诸国对于吴这个“蛮夷之地”,有了不小的改观。

《春秋》如何看待季札这次到访鲁国的呢?《穀梁传》的诠释可以一窥《春秋》的态度以及立场。

首先,《穀梁传》认为《春秋》称“吴子”一词蕴含深意,这是《春秋》对吴王余祭的尊称。在周天子“公侯伯子男”的爵位体系中,《春秋》称吴王为“吴子”,即吴王的爵位偏低。但既然称为吴子,便是承认吴国是华夏一员。

其次,《穀梁传》认为之所以尊重吴王余祭,主要原因在于延陵季子即季札的贤能。而吴王余祭能够重用季札,也就是派遣他出使诸国,也就有了“擅于用贤”的美名。即“使贤,亦贤也。”

第三,季札之贤能体现在哪里?尊君也。而《春秋》称季札的名,即“札”,是为了成全季札尊君的美德。当然,季札的美德不至于尊君,比如“谦逊让国”、“诚信重义”等特质均名扬天下,可以推测,这一定程度上是《谷梁传》等儒家经典“尊王思想”的偏好。

5

不过,《公羊传》对“吴子使札来聘”这一句的诠释更为详细,甚至复杂。

《公羊传》认为吴地这一“蛮夷”之地的领导集团,华夏诸国是不承认的,所以他们的领袖和其他领导层,是不能称君王和大夫的。好比很多部落或者游牧文明。正是因为有贤能的季札,才被认可。

这一观点与《穀梁传》的观点是一样的。但不同在于,对于季札贤能的理解,《谷梁传》认为贤在尊君,而《公羊传》认为贤在“让国”。

谒(诸樊)、馀祭、夷昧、季札等四人是吴王寿梦的四个儿子,同父同母,诸樊年龄最大,季札年龄最小。季札虽然年龄最小,但最有才能,所以其他兄弟都爱戴他,希望他能够成为吴王。但是,据历史记载,季札都是推辞的。于是乎,诸樊想了一个办法:改变了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采用的是兄弟从大到小顺延继位。三个兄弟都认可这一方法,并信守这一承诺。

为了促使季札能够更早即位,三个兄弟在继位的时候,都“轻死为勇”,也就是勇敢不怕死。甚至在每次吃饭都时候,心里默念这样一句话:“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意思是,如果老天爷保佑吴国,那么就让我们早点遭难。言外之意是,诅咒自己,早点结束在位时间。

首先,诸樊伐楚过程中遭到暗箭而去世。在敌人看来,诸樊“勇而轻”,勇敢但轻率。“诅咒”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诸樊遭难而战死疆场。据说,这是中国历史第一位死于战争过程中的君王。

余祭的遭遇和诸樊类似,都说在战场上被敌人所杀。这次余祭伐越期间获得俘虏,却十分轻率地令他作为看门人,看守船只,导致他突然袭击,余祭被刺身亡。余祭继位只有四年,“诅咒”一定程度上加快了。

当夷昧继位时,他坚持让季札继位,原因在于诸樊和余祭某种程度上的“良苦用心”,以及季札在出使诸国时为吴国挣得的荣誉,但是季札仍然不愿继位。季札不希望夷昧学诸樊和余祭“轻死为勇”,在季札建议下,夷昧在位时间休生养息,在位时间最长。

事实上,诸侯国的重臣们也都非常期待季札成为吴王。而相比于季札,夷昧更适合成为吴王。他“甚德而度“,有德行又合乎法度。季札最终还是没有继位。夷昧死后,他的儿子僚继位。这一切被诸樊的儿子阖庐看在眼里,从嫡长子继承制的角度,阖庐本应该是继承诸樊的王位,但由于季札的缘故,没有继位。如果季札最终还是不能继位,他认为自己比僚更具有资格。于是,他采取了刺杀僚的手段。

6

相比《史记》《左传》等史料的增量信息在于,《公羊传》认为阖庐刺杀王僚的目的在于,将吴国交给季札。这未必是事实。既然季札不愿意接受顺其自然的继位,为什么会接受阖庐的刻意赠送的,况且是以礼法所不容的“谋杀篡位”的方式。

季札训斥了阖庐的行为,认为他所为是想绑架他成为篡位逆子。但他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为了防止“冤冤相报”,决定愤而去之去之延陵(今江苏常州),终生不入吴。

从季札让国的这一段历史来看,《公羊传》的评价是,“不受为义,不杀为仁“。以上,这是《公羊传》对《春秋》经文的一段关于“让国之贤”的详细诠释。

但是,这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争议之一在于,如果季札让国之贤能如此之重要,《春秋》为什么没有丝毫笔墨,而且《左传》《穀梁传》中也未有记载。之二在于,季札所谓“让国之贤”未必值得大书特书,比如北宋大儒程颐“札让不立,又不为立贤而去,卒有杀僚之乱”,认为季札要为阖庐杀僚之乱负责。

7

《公羊传》最后一个诠释,是对“札”字的解读。也与《穀梁传》不同,《公羊传·闵公元年》称“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其解读《春秋》人名的关键原则。

按照《春秋》“贤者不名”的编著原则,既然《春秋》以“札”字对应季札,那么便表示对季札是含贬的。《公羊传》认为,季札虽然贤能,但还是不够条件,毕竟吴地是蛮夷之地,仍然有很多缺陷。所以,《春秋》的解释是褒义中含着贬义。

从《公羊传》的解读之中,可见对贤能之人仍然苛刻。《新唐书》:“《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可见一斑。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总部
上一篇 2023年4月22日 下午10:25
下一篇 2023年4月25日 上午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