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第58章|司马错论伐蜀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wàng)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古文观止 第58章|司马错论伐蜀

这是记叙战国时秦国关于外交军事的论争,是秦惠王进行军事扩张,推进王业的军事论辩。秦相张仪主张伐韩,秦将司马错主张伐蜀,二人针锋相对,各陈己见。战争的胜败,往往决定于策略的高下之别。秦与六国的争雄,也可看作是它们各自所采用策略的对抗。正由于策略在战争中的这种重要性,所以在一国之内,围绕一种战略决策的制定和抉择,也就必然是审慎而艰难的。这篇文章描述的就是这样一次在秦国内部围绕战略问题而发生的宫廷论争。

古文观止 第58章|司马错论伐蜀
古文观止 第58章|司马错论伐蜀
古文观止 第58章|司马错论伐蜀
古文观止 第58章|司马错论伐蜀

注释
司马错:秦将,公元前316年率兵伐蜀,前301年再次出蜀平定叛乱。
张仪:魏国贵族后代,战国时著名纵横家。秦惠王(即秦惠文王,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十年(前328年)为秦相,曾以连横政策游说各国,有功于秦,封武信君。
下兵:出兵。三川:指当时韩国境内黄河、伊水、洛水三水流经的地区,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市东部一带。
轘(huan,二声)辕、缑(gōu)氏:当时的两个军事要地。
二周:指战国时周室分裂而成的两个小国东周、西周。东周都城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西周都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
戎狄:古代对西部落后少数民族的泛称。
有桀纣之乱:以夏桀商纣之乱喻指巴蜀之乱。当时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苴侯。苴与巴国交好,而巴与蜀为敌国。于是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蜀又伐巴,苴侯求救于秦。
陈庄:秦臣。公元前314年任蜀相。

译文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

  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能建立王业了。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建立王业的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王业就会随之实现了。’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办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请允许我讲明这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韩国,是周国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

  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结果,出兵进攻蜀国。十月夺取了那里的土地,然后平定了蜀国。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秦国派遣陈庄去辅佐蜀侯。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

《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秦策

上一篇咱们聊了苏秦,这一篇则是关于张仪的。这两位算是战国纵横家中最光彩夺目的双子星,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俩各自单独立传。不过战国时代群星璀璨,纵横捭阖者何止二人,本文的主角司马错也是著名的纵横家之一,他就秦国扩张方向的问题和张仪发生了争论。

1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是秦国人,战国中期名将,他的八世孙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迁。张仪是魏国人,传说他和苏秦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他因为帮助秦国和魏国周旋而受到秦惠王重用。战国时士在各国间的流动非常频繁,成为了一种社会常态。反观春秋,关于士的记载就没有那么多,一般都是各国公子、大夫到他国任职,而且大多是非正常流动。比如伍子胥就是典型。秦惠王就是上一篇不搭理苏秦的那位,他虽然把商鞅搞死了,但保留了商鞅变法的成果。秦国国力日强,从被动挨打走上了主动扩张的道路。

“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司马错和张仪意见发生了分歧,司马错想南下伐蜀,张仪想东进伐韩。

古文观止 第58章|司马错论伐蜀

▲ 秦国与韩、赵、魏地理位置

“王曰:“请闻其说。””

秦惠王说:你们都说说吧。【译】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展开争论。司马错主张进攻蜀国,张仪说:“不如进攻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们各自的理由吧。”

2

“对曰:亲魏善楚。”

张仪说:我们的大方向应该是和魏国、楚国亲善交好。这两个是临近的强国,要和他们搞好关系。

古文观止 第58章|司马错论伐蜀

▲ 秦国与楚、魏地理位置

“下兵三川。”

这时出兵三川。三川指河水、洛水、伊水流域,实际就是韩国的范围了。

古文观止 第58章|司马错论伐蜀

▲ 三川的地理位置

“塞(sè)轘(huán)辕、缑(gōu)氏之口,当屯留之道。”

轘辕、缑氏都是山名,轘辕山属于嵩山山脉,在洛阳东南,山中有轘辕关,是韩国通往魏楚的捷径要冲。缑氏山在轘辕山以北,是周国的门户。屯留是韩国北方重镇,有三晋通衢之称,自然是韩魏赵三国门户了,东接太行,后来秦人攻赵,廉颇的主要防线也就在这一带。我们攻占韩国后,就可以阻塞轘辕、缑氏山口,挡住屯留要道。

古文观止 第58章|司马错论伐蜀

▲ 屯留的地理位置

“魏绝南阳,楚临南郑。”

韩国虽然是小国但武器装备非常精良,又经历申不害变法,经济实力不错,是个小刺猬。咱们自己搞它有点费劲,而且他国还有可能来救援。所以我前面说”亲魏善楚“现在用上他们了。首先魏楚别来捣乱,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让魏国断绝南阳的通路,这样北方的援军就过来了。楚国进军韩国国都南郑,吸引韩国主力部队。

“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

咱们就可以攻下新城宜阳,兵临二周城下,讨伐周王的罪行。

二周指东周、西周,但还不是东周、西周,这有点乱。简单区分一下,周发源于岐山,商朝时是西方诸侯,称为岐周。周文王时在丰水两岸建丰、镐二城,武王伐纣定都镐京,是宗周。三监之乱后,周成王令周公旦在洛水边建王城、洛邑二城。后来平王东迁洛邑,是成周。镐京那段历史就是西周,洛邑这段历史就是东周。

到了战国中期,周考王要分封自己的弟弟姬揭为周公,实际上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实际控制的土地已经非常少了,这些年又陆续赏赐出去,到了现在就只有洛邑和王城周边地区还在自己手里,这样了还搞分封,就只能把弟弟分到王城,这就是周公国。到了周显王,他的弟弟姬根得到韩、赵支持,发动叛乱。没办法,周显王就把自己剩下的土地封给了弟弟,成为了第二个周公国,自己只剩下一个王宫了。如果周朝后来没有灭亡,再分封可能就得一间房一间房那么分了。

姬揭的周公国在西边,称为西周公国;姬根的周公国在东边,称东周公国。这就是所谓的东西二周。

“侵楚魏之地。”讨伐周国君主的罪行之后,我们再侵占楚国和魏国的土地。吃完奶不叫娘,提上裤子不认账。张仪很擅长这么干,文化人嘛,没办法,这个群体的道德上限可以非常高,但道德下限也可能低得超乎我们想象。而且战国乱世,尔虞我诈未尝不是生存图强之道。

“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周自知难以挽救,一定会交出九鼎宝器。上一个求鼎的还是楚庄王。

“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占据九鼎,掌握周的地图户籍,挟持天子,号令天下,天下没有人敢不服从的,这才是帝王之业。之前大家追求的都是霸道、霸业,现在追求更高了,开始走王道了,建王业了。

张仪说明了攻伐韩国的战略目标,又给秦惠王画了一个大饼后,开始回头分析司马错的观点了。

“今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

如今的蜀国是西方偏僻小国,戎狄的头目。当时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不同,被视为外族,所以蜀国国君自然被称为戎狄之长了。

“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

劳师动众攻打他也不足以成就威名,占据他的土地也没什么利益。

“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我听说:争取名声要在朝堂之上,争取利益要在市场之中。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

现在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天下的市场和朝堂。

“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而大王您不去争取,却只顾去和戎狄相争,这离成就王业的目标相距太远了。

【译】张仪说:“我们先和魏国、楚国亲近友好,结成同盟,然后出兵伊水、洛水、黄河三川之地。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重要隘口,挡住屯留险要的道路,魏国断绝南阳,楚国兵临南郑,秦国攻打新城、宜阳,直到兵临东西二周都城的近郊,声讨周国君主的罪行,侵削楚国、魏国的土地。这样的话,周国君主自知无法挽救,定会献出传国之宝九鼎的。

秦国凭借九鼎,依照地图户籍,挟持周天子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抗拒的,这才是帝王的大业啊!如今蜀国只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进攻蜀国,即使使军队疲惫,百姓劳累,也谈不上得到什么利益。我曾听说,争夺威名要到朝廷去争,争夺利益要到市场去争。现在三川之地和周王室,就是天下的市场和朝廷,而大王不在这里争夺,反而去争夺夷狄,这与帝王之业相去太远了!”

3

“司马错曰:不然。”

司马错反驳说:道理不是这样的。

“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wàng)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臣听说:想要国家富足就要扩大疆域,想要军队强大就要使百姓富庶,想要成就王业就要广施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王业自然能够随之成就。

“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

现在大王土地狭小,人民贫困。所以臣希望能够从简单的事情做起。秦国虽然称霸西戎,但他的版图确实不算大,而且地处西北在当时大多属于贫瘠之地,虽然商鞅变法后国力增强,但尚需时间积累。司马错的观点就是量力而行,先易后难。下面开始分析两条路线的性价比了。

“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

蜀国确实如张仪所说,西部偏僻国家,戎狄的头目。

“而有桀纣之乱。”

蜀国现在还发生了如同夏桀时代一样的祸乱。四川盆地主要有三个国家,蜀国、巴国和苴国。蜀国一直想吞并另外两个国家,近期正发生战争。“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蜀王五丁开山,攻打苴国。

古文观止 第58章|司马错论伐蜀

▲ 秦和巴、蜀、苴的地理位置

“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

以秦国攻击他,就像群狼驱逐群羊一样容易。

“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

获取他的土地足以开拓疆土,获取他的财物足以使百姓富足。四川盆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产出丰饶,看现在的三星堆就知道了,财宝无数,完全不像张仪说的”不足以为利“。

“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

整顿军队去攻击蜀国,不用付出多大的代价就可以让他们臣服。

“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

我们打着平定蜀国祸乱旗号出兵,所以攻克吞并一个国家,天下不会认为我们残暴,获取西方的财物,诸侯不会认为我们贪婪。西海泛指西南区域,这是针对中原诸侯来说的,古代人民认为中国被四海包围,实际只有东方有海。

“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这样,我能发动一次战争就能名利双收,还能获得平定暴乱的美名。攻打蜀国,多是一件美事啊。反观张仪的路线。

“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

攻打韩国挟劫天子,这是恶名,不一定能获得好处,还落一个不义的名声。

“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去攻打天下诸侯都不想去攻打的国家,是危险的!

“臣请谒其故。”

请让我来说说其中的缘故。

“周,天下之宗室也;”

周,是天下诸侯的宗主。

“韩,周之与国也。”

韩国是周国的友邦。

“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

周知道自己要失去九鼎,韩国要知道失去三川的土地,那这两个国家一定会齐心协力共同谋划。

“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他们会依靠齐、赵,并向楚、魏求救。

“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

周把九鼎送给楚国,楚国人觊觎九鼎都三百年了,韩国把三川的土地送给魏国。三家分晋后,韩国和魏国的疆域是相互交错的,如果把三川给了魏国,那么魏国不止获得肥沃的土地,更能使其东西连成一片,成为真正的中原大国。他们这样做,大王您也没有办法。

“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这就是臣所说的危险了,伐韩劫周不如伐蜀来的妥当。伐蜀投入小,产出高,没风险名利双收。伐韩劫周投入大,风险大,名声受损,不一定获利。

司马错虽然也是纵横家,但他和张仪不同,不仅是运筹帷幄之中的谋士,更是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分析的有理有据,利弊分明。

【译】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想使国家富裕,必须开拓国家疆土;想使军队强大,必须使人民富足;想建立帝王之业,必须博施德政。只有这三者都具备了,王业才会随之而来。现在大王统治的国家,地方小,百姓穷,所以我希望先办容易的事情。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然而朝政却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取得蜀国的地盘,足以使秦国的疆土扩大;得到蜀国的钱财,足以使秦国的百姓富足。

只要休整军队,而不伤及民众,蜀国就已降服。所以,攻取一国,而天下人不认为我们强暴,获得戎狄的全部资财,各国诸侯不认为我们贪婪。这样,我们就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而且还会取得禁除暴虐,制止昏乱的名声。现在却想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就劫持周天子而言,这是会招致人们唾弃的骂名,即使这样,也未必得到什么好处,而且还有不义的名声;而攻打天下人都不希望攻打的地方,这实在是太危险,我请求大王允许我说明其中的缘故吧。

周朝是天下诸侯国国君的宗室;韩国是周朝结交的友好国家。如果周朝知道自己会失去九鼎,韩国知道自己会丧失三川之地,那么,他们一定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以对付秦国,而且还会背靠齐国、赵国。并向楚国、魏国求救。如果周朝把九鼎给楚国,韩国把三川之地给魏国,大王制止不了他们这样,这就是我所说的伐韩危险的缘故。相比之下,不如进攻蜀国才是万全之策啊!”

4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秦惠王于是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

最终秦国起兵伐蜀,十个月就夺取、平定了蜀国。

“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蜀国君主改称号为侯,秦惠王派陈庄做蜀相。蜀国是戎狄,所谓”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上古蚕从时期就已经自称王了,在杜宇为蜀王时,参与讨伐商朝,之后自称为帝,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就是这位蜀王杜宇了。现在秦国攻克蜀国,蜀王称号降为侯,并接受秦国官员监管。蜀国自此成为秦国附庸。

“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蜀国已经归属秦国,秦国更加富强,进而更加轻视诸侯各国了。

【译】秦惠王说:“好!我听从您的建议。”秦国最终起兵伐蜀。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攻取蜀地,于是蜀国被平定。将蜀国君主的称号更改为侯,又委任秦国大臣陈庄为蜀相。蜀国既已附属于秦国,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因而就更轻视诸侯各国了。

5

上一篇中,苏秦登上政治舞台首秀时说:秦有巴蜀汉中之利,这一篇张仪已经参与了讨论攻伐蜀国的大政方针,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苏秦出道比张仪晚的事实。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总部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下午8:42
下一篇 2023年5月9日 上午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