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战国时期名将乐毅,为招贤纳士的燕昭王所用,拔齐七十余城,立下大功,燕昭王死后,齐人用反间计,使燕惠王听信谗言,撤销乐毅兵权,乐毅畏祸,弃燕归赵。后齐国反攻,燕将大败,燕惠王惧乐毅帮赵国乘机攻打燕国,自己不深切悔悟,承认过失,反而文过饰非,使人责让乐毅。乐毅则写了这篇书信回报燕惠王。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译文
  昌国君乐毅,替燕昭王联合五国的军队,攻入齐国,连下七十多座城池,都划归燕国。还有三座城邑未攻下,燕昭王就去世了。燕惠王继位,中了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派骑劫代替他。乐毅逃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齐国大将田单用计骗了骑劫,打败燕军,收复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的领土。
  燕王后悔了,又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燕国战败之机来攻燕,便派人去责备乐毅,又向乐毅表歉意,说:“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将军,将军为燕攻破了齐国,为先王报了仇,天下人莫不震动。寡人怎敢一刻忘记将军的功勋啊!不幸先王抛弃群臣而去,寡人刚刚继位,左右蒙骗了寡人。不过,寡人派骑劫代替将军,只是因为将军长久在野外作战,所以调将军回国,休养休养,共商国是。将军却误信流言,和寡人有了隔阂,抛弃燕国而投奔赵国。为将军自己打算,固然可以;但是又怎样报答先王对将军的恩情呢?”
  望诸君乐毅便派人进献书信,回答惠王说:
  “臣不才,不能奉承先王的遗命,顺从大王左右的心意,恐怕回来受到刀斧之刑,以致损害先王知人之明,又使您亏于君臣之义,只得投奔赵国,承担了不贤的罪名,也不愿表白。现在大王派人来数说臣的罪过,恐怕大王左右不能体会先王重用臣的理由,也不明白臣所以事奉先王的心意,才敢写信答复大王。
  “臣听说,贤圣的君主,不把爵禄私赏给自己的亲人,只有立功多的才授予;不把官职随便授予自己宠幸的人,只有才能相当的才任命。所以,考察才能而授官,是成就功业的君主;根据德行而结交,是树立名声的贤士。臣以所学的知识来观察,觉得先王处理国事,高于世俗的理想,因此借用魏王的使节,得以到燕国亲身考察。先王对臣过看重,从宾客中选拔出来,安置在群臣之上,不与王室的长辈商量,便任命臣为亚卿。臣自以为能够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也就毫不辞让,接受了任命。
  先王命令臣,说:‘我跟齐国积累了深仇大恨,那怕国小力微,也想报齐国之仇。’臣回答说:‘齐国本来有霸主的传统,打过多次胜仗,熟悉军事,长于攻战。大王如果要伐齐,必须发动天下的兵力来对付它。要发动天下的兵力,最好是先同赵国结盟。还有淮北,本是宋国的土地,被齐国独吞了,楚魏两国都想得一份。赵如果赞同,约同楚魏尽力帮助,以四国的力量进攻,就可大破齐国了。’先王说:‘好!’臣便接受命令,准备符节,南下出使赵国。很快回国复命,发兵攻齐。顺应上天之道,倚仗先王的声威,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都随着先王进兵济上而为燕国所有了,济水上的燕军,奉令出击,大获胜利。士卒轻装,武器锐利,长驱直入,攻占齐都。齐王逃奔至莒,幸免一死。所有的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归燕国所有。大吕钟陈列在元英殿上,燕国的宝鼎又运回历室殿,齐国的宝器都摆设在燕国的宁台。原来树立在蓟丘的燕国旗帜,插到齐国汶水两岸的竹田。自从五霸以来,没有谁的功勋能赶上先王。先王很惬意,认为臣没有贻误他的命令,所以裂土封,使臣得比于小国诸侯。臣不才,自信能够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因此毫不推辞而接受了封爵。
  臣听说,贤明的君主,建立了功业就不让它废弃,所以才能记载于史册;有预见的贤士,成名之后决不让它败坏,所以为后世称赞。像先王这样报仇雪恨,征服了万辆兵车的强国,没收它八百年的积蓄,直到逝世那天,还留下叮嘱嗣君的遗训,使执政任事的官员能遵循法令,安抚亲疏上下,推及百姓奴隶,这都是能够教育后世的啊。
  “臣听说,善于创造不一定善于完成,善始不一定善终。从前,伍子胥说动了阖闾,因此吴王能够远征到楚国的郢都;夫差却不信伍子胥的预见能够立功,因此把伍子胥溺死江中而不悔;伍子胥不能预见新旧两主的气量不同,因此直到被投入江还不改变他的怨愤。所以,脱身免祸,保伐齐的大功,用以表明先王的业绩,这是臣的上策。遭受诋毁和侮辱的错误处置,毁害先王的美名,这是臣最大的恐惧。面临着不测之罪,却又助赵攻燕,妄图私利,我决不干这不义之事。
  “臣听说,古代的君子,和朋友断绝交往,也决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含冤离开本国,也不为自己表白。臣虽然不才,也曾多次受过君子的教诲,只是恐怕大王轻信左右的谗言,因此冒昧回信说明,希望您多加考虑。”

注释
五国之兵:赵、楚、韩、燕、魏五国联军。
三城:指齐国的聊城、莒、即墨三城,都在今山东省。
用齐人反间:齐将田单放出谣言,说乐毅想反叛燕国,自己做齐王。燕惠王信以为真。
骑劫:燕国将领。
望诸君:赵国给乐毅的封号。
田单:战国时齐国大将,屡立战功,封安平君,被齐襄王任为国相。诈骑劫:田单派人向燕军诈降,骑劫被蒙蔽;又用千余头牛,角上缚兵刃,尾上扎苇草灌油,夜间点燃牛尾,猛冲燕军营帐,并以数千勇士随后冲杀,大败燕军,杀死骑劫。
让:责备。
先王:燕惠王之父燕昭王。
左右误寡人:指燕惠王左右亲近的人造谣。
过听:误信流言。隙:隔阂。捐:抛弃。
不佞:没有才智。谦词。
奉承:秉承,领受。左右: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表不敢直接称对方,只称呼对方的左右执事者。抵:遭受。斧质:刀斧与砧板,杀人的刑具。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古时用于尊者,后代只用于同辈。
不肖:不贤。自谦之词。为辞说:用言词辩解。
侍御者:侍侯国君的人,实指惠王。畜幸:畜养宠信。
假节:凭借符节。节,外交使臣所持之凭证。
擢:提拔。之:我。乎:同“于”,从。
亚卿:官名,地位仅次于上卿。
霸国:齐桓公曾称霸诸侯,故称齐国为霸国。余教:留下的功绩。骤胜:多次战胜。遗事:往事。
闲:同“娴”,娴熟,熟练。甲兵:铠甲兵器,借指军事。
径:直接。
淮北:淮河以北地区,是齐国属地。宋地:今江苏铜山、河南商丘、山东曲阜之间的地区,为齐所吞并。
河北:黄河以北。济上:济水旁边。
莒:今山东莒县。
大吕:钟名。元英:燕国宫殿名。
故鼎:指齐国掠夺的燕鼎,复归燕国。历室:燕国宫殿名。
宁台:燕国宫殿名。
蓟丘:燕国都城,今北京市西南。汶篁:齐国汶水边的竹田。
不顿命:不辜负使命。
春秋:指一般史书。古代编年史都叫春秋。
蚤:通“早”。
八百岁:从姜太公建国到这次战争约八百年。
庶孽:妾生的儿子。
施:延续普及。萌隶:指百姓。
善作者:善于开创事业的人。善成:善于守业。
乎:同“于”,被。
远迹:在远处留下足迹,指长途伐楚。郢:楚国都城,今湖北江陵西北。
鸱夷:皮革制的口袋。
先论:预见。
量:气量。
离:通“罹”,遭受。
堕:败坏。

《乐毅报燕王书》战国策·燕策

这是《古文观止》中《战国策》选篇中最后一篇。战国七雄中齐楚秦是老牌强国,赵魏韩是晋国遗产,剩下的燕国今天终于登场了。提到西周建国功臣,大家想到的估计都是姜子牙、周公旦,其实周武王还有一堂兄弟也居功至伟,那就是召公奭,《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说:周破商后,“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二人拱卫武王,祭祀神明,说明周公旦、召公奭的地位是相当的。《淮南子》中则将召公奭和姜子牙并举,说“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等到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召公奭被封到北方建立燕国,是为燕国之祖。但召公奭和周公旦一样,选择留在权力中心,让儿子去管理封国。

从此之后,燕国仿佛从历史中消失了一样,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出现。大概燕国远离周王室,又处于山戎的势力范围之内,相当于周的一片飞地,和中原沟通不畅,加之周王朝当时天天被犬戎搞得鸡飞狗跳,所以史官们也没工夫去管他。现在考古发现,最早的燕国中心区域在今天的北京房山区,之后向外辐射到河北、辽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势力范围基本覆盖燕山山脉,他的职责应该就是充当北方门户,阻止山戎南下。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 燕国位置

到了鲁庄公三十年冬天,《左传》记载齐桓公提到要讨伐山戎救援燕国,说明此时燕国在山戎的袭扰下快挺不住了。这也是燕国第一次出现在《左传》之中,《左传》中还有一个燕国,在卫国和郑国之间,号称黄帝之后,和召公奭的燕国不是一回事儿,称其为南燕国。齐桓公北伐直接扫平了辽东半岛,给燕国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就这样燕国一直从春秋苟活到了战国,到了田氏代齐,田齐想向北吞并燕国,但被数次击退。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来燕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软柿子了。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左传》中记载的南燕国位置

此时燕国国君是后文公,当年苏秦在秦国受挫,回家苦读复出后先去拜访的就是这位燕后文公,燕侯认同苏秦的合纵方略,赞助他游说诸国,在苏秦的运作下,燕国加入了六国抗秦同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田齐当时是个不安定分子,虽然都是合纵,但总想搞事情。齐宣王时就趁燕后文公丧期入侵燕国,齐闵王时又趁燕国内乱攻破燕国都城,差点就灭了燕国。所以燕国对齐国恨之入骨。

到燕昭王即位,发誓向齐国复仇,于是筑台置金,招揽人才,当是时也,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一千年后,令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正是燕昭王黄金台遗迹,燕昭王励精图治三十载,终于等到了向齐国复仇的时机。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趁宋国内乱吞并宋国,天下震动,各国害怕齐国成为另一个秦国,于是联合伐齐,燕昭王悉全国之兵,拜乐毅为上将军向齐国进发,秦、赵、魏、韩将军队交付乐毅指挥。

第一部分: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

乐毅一口气攻下齐国七十余城,把他们全部设为郡县归属燕国,在这个过程中,齐湣王一路逃亡,先后途经卫、鲁、邹,因为摆谱被三国拒之门外,这就是前面《鲁仲连义不帝秦》中讲过的故事了。最终齐湣王被楚人所杀,齐国也只有三城未下。

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

燕昭王在大仇得雪之前一命呜呼。

惠王即位。

他的儿子燕惠王即位。据说燕惠王在做太子时就看不上乐毅。

用齐人反间,疑乐毅。

因为齐国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齐国的间谍是田单派去的,和燕惠王说:你看乐毅一开始势如破竹,七十多座城说打就打下来了,为什么最后区区几座城这么费劲呢?是因为他想拥兵自重,自己在齐国故地称王,您换一个将领过去,齐国分分钟就灭了。燕惠王竟然信了。

而使骑刦(jié)代之将。

让另一个叫骑刦的将领替代了乐毅,好像谥号为惠的就没几个靠谱的家伙。

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

乐毅不敢回燕国,就逃亡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乐毅本身是赵国人,赵国也希望借助他的威名震慑邻国,所以接纳他。那燕国这边呢?

齐田单诈骑刦,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田单用计谋欺骗骑刦,最终打败了燕军,一口气收复失地。

【译】昌国君乐毅,替燕昭王联合五国的军队,攻入齐国,连下七十多座城池,都划归燕国。还有三座城邑未攻下,燕昭王就去世了。燕惠王继位,中了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派骑劫代替他。乐毅逃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齐国大将田单用计骗了骑劫,打败燕军,收复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的领土。

第二部分: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敝以伐燕。

功败垂成,燕惠王后悔了,又害怕赵国重用乐毅,趁自己败退攻打燕国的疲敝之师。

燕王乃使人让乐毅。

让,责备。燕惠王于是派人去责备乐毅。

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

同时向乐毅致歉说:先王指燕昭王,先王将整个国家托付给您,道歉就道歉吧,还先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拿大义来压人家,燕惠王属实是心里没数。

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

将军您为燕国攻破齐国,为先王报仇,天下没有不振动的。

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

寡人一天都不敢忘记你的功劳啊!

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

左右之人误导寡人,开始甩锅了,都是别人啊。

寡人之使骑刦代将军。

寡人让骑刦去取代将军。这么做不是想剥夺您的军权。

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是因为将军您在外作战劳累,所以召您回来,让您休息一下。同时和您一起商量国家大事。这话说得更好听了,但是不是和前面甩锅的言论矛盾了。

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

将军误听流言,以至于和寡人有了隔阂,导致您抛弃了燕国而去了赵国。

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将军您为自己做打算是可以的,但这么做,您怎么报答先王对您的知遇之恩呢?说是道歉,哪里有歉意。全是责备和抱怨。如果乐毅当时回燕国,估计脑袋早就搬家了。乐毅听了使者这番话,写了一封长信给燕惠王。【译】燕王后悔了,又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燕国战败之机来攻燕,便派人去责备乐毅,又向乐毅表歉意,说:“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将军,将军为燕攻破了齐国,为先王报了仇,天下人莫不震动。寡人怎敢一刻忘记将军的功勋啊!不幸先王抛弃群臣而去,寡人刚刚继位,左右蒙骗了寡人。不过,寡人派骑劫代替将军,只是因为将军长久在野外作战,所以调将军回国,休养休养,共商国是。将军却误信流言,和寡人有了隔阂,抛弃燕国而投奔赵国。为将军自己打算,固然可以;但是又怎样报答先王对将军的恩情呢?”

第三部分: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

乐毅就写了一封信让使者带给燕王。这里用了赵国赐的封号望诸君,而没有用燕国的昌国君。

曰:臣不佞(nìng),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

当不佞联用时,佞做才智讲,不佞就是不才的意思,表自谦。臣不才,不能奉行秉承先王的教诲,顺应大王您左右臣子的心意。你不是说左右误寡人吗?我就顺着你的意思说。乐毅还是很给前领导面子的,我不能顺您左右之意,导致什么后果呢?

恐抵斧质之罪。

抵,犯。质通锧,是砍人时垫在下面的案板。这里指遭受杀身之祸。我害怕回燕国被判死刑。

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

我死了的话将致使先王识人用人之名受损,又害大王您处于不义的境地。我无能,那就是先王没有识人之明,你杀了我又要背负杀害功臣的罪名。

故遁逃奔赵。

为了不让你们为难,才逃亡到了赵国。

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说。

我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来背负不肖,不贤德的罪名。所以也不敢向您解释什么。这里乐毅想的挺简单,先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替你们破强齐,也算是报恩了。你不信任我,收回我的军权,我也不怨恨你。咱们就这样相忘于江湖不是也挺好吗?

今王使使者数之罪。

现在大王您派使者前来列举我的罪状。

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

我恐怕侍奉您的人不能理解先王之所以栽培信任我的道理,又不明白我之所以忠诚侍奉先王的心意。侍御者还是强调燕惠王说自己受左右之人蒙蔽,给他留面子,顺着他说。畜,是养的意思,燕昭王养我,给我工作。幸,宠幸,这里做信任。这是乐毅回信的原因,我对先王是非常感恩的,对燕国是有感情的,对您也是尊重的。之后开始诉说自己在燕国多年的心路历程。

故敢以书对。

所以给您写了一封信作为对您责问我的回答。

【译】望诸君乐毅便派人进献书信,回答惠王说:“臣不才,不能奉承先王的遗命,顺从大王左右的心意,恐怕回来受到刀斧之刑,以致损害先王知人之明,又使您亏于君臣之义,只得投奔赵国,承担了不贤的罪名,也不愿表白。现在大王派人来数说臣的罪过,恐怕大王左右不能体会先王重用臣的理由,也不明白臣所以事奉先王的心意,才敢写信答复大王。”

第四部分: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会将俸禄私自授予亲信之人,而是授予功劳多 的人。

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

不将官职赐予自己喜欢的人,而是给予能够胜任的人。现在的普遍认知已经是有功者得禄,有能者得官,说明宗法制在此时已经分崩离析。当然大王你不要对号入座,我说的是你爹英明神武,不是讽刺你。

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

所以考察有能力的人而授予官职,是成就功业的君主之所为。

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评判品行去结交朋友,是树立名声的士人之所为。

臣以所学者观之。

从我所学到的知识来看。什么知识呢?就是前面说的那四句话了。

先王之举措,有高世之心。

从先王的举措,可以看出他是超凡脱俗的明君高士。

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

所以我才借魏国使团出访的机会,亲自到燕国来考察。假,借,趁的意思。节,使节。乐毅是赵国人,怎么跟魏国使团来燕国的呢?乐毅家族本来是宋国子姓,跑到魏国为臣,替魏灭了中山国,就被魏文侯封在了中山,后来中山复国又被赵国灭了,所以乐氏就成了赵国人。乐毅在赵国出仕,适逢沙丘之乱,赵武灵王被饿死,于是又跑到魏国为官,估计他在魏国不受重用,听说燕昭王招揽贤才,所以跟随魏国使团到了燕国。

先王过举,擢(zhuó)之乎宾客之中。

先王过重的赏识我,把我从宾客之中选拔了出来。

而立之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

继而将我的地位置于群臣之上,不和宗族长辈商议,任命我为亚卿,亚卿仅次于上卿,卿一般都是有功劳能服众的人担任。特别以诸侯公族内部成员出任为主,乐毅作为一个外来者,初来乍到,出任亚卿是不符合潜规则的。所以乐毅也有忧虑。

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但我认为只要谨守先王命令和教诲,就能够幸免而不获罪,故而接受任命没有推辞。

【译】“臣听说,圣贤的君主,不把爵禄私赏给自己的亲人,只有立功多的才授予;不把官职随便授予自己宠幸的人,只有才能相当的才任命。所以,考察才能而授官,是成就功业的君主;根据德行而结交,是树立名声的贤士。臣以所学的知识来观察,觉得先王处理国事,高于世俗的理想,因此借用魏王的使节,得以到燕国亲身考察。先王对臣过看重,从宾客中选拔出来,安置在群臣之上,不与王室的长辈商量,便任命臣为亚卿。臣自以为能够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也就毫不辞让,接受了任命。”

第五部分: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

先王和我说:我和齐国有深仇大恨,现在不考虑自己力量微弱,也要向齐国报仇。

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

臣回答说:齐国,有霸主遗留的教化,更有屡次战胜的威名。骤,有屡次、多次的意思。

闲于甲兵,习于战攻。

齐国兵甲娴熟,擅长征战。

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

大王您如果想攻伐齐国,那一定要举天下之兵去图谋才行。

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

要集结天下的力量攻取齐国,非直接交好赵国莫属。赵国是天下强国,和齐国接壤,二者摩擦不断,对燕国来说是个好队友。

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

况且齐国这些年吞并了淮北和宋国大量土地人口,楚国、魏国也很眼红,都想分一杯羹。

赵若许约,楚、魏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

赵国如果同燕国签约结盟,那么楚国、魏国、宋国会一起发力,四国围攻,我们一定能大破齐国。这时宋国刚刚被齐国所灭,估计还有残存的反抗力量吧。

先王曰:善!

先王听了之后认为我说的不错。

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

于是我接受了先王口令,准备好符节,往南出使赵国。

顾返命,起兵随而攻齐。

一切顺利,回来复命后,起兵马上攻打齐国。

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

凭借上天的道义和先王英明指挥,追随先王举兵不断取胜,获得了齐国在黄河以北的土地,之后一直打到了济水之上。这就到齐国国都临淄城下了。

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

济水边的军队奉命攻击齐国,取得大胜。

轻卒锐兵,长驱至国。

轻装步兵手持精锐武器,长驱直入,进入齐国都。

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齐王逃遁到莒地,只有他自己逃了出去。军队都被消灭了。齐闵王当时想去薛的,途经邹国不是没借成道嘛,就折返往西去了莒,结果在那里被楚国人杀了。

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

齐国国库中的金银财宝都收归燕国所有。

大吕陈于元英,故鼎返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

大吕是齐国铸造的一口钟,钟是宝器,如今陈设在了燕国的元英殿,当年齐国掠夺走的宝鼎也迎回来了,把它放回了燕国的历室,不仅如此,我们还把齐国的祭祀宝器都取了回来,陈设在宁台之上。

蓟(jì)丘之植,植于汶篁(huáng)。

蓟是北京的古称,燕国的首都。蓟丘应该是燕国重要的地标,蓟丘之植有人说燕国特有的树木,也有人说是燕国的旗帜,总之是指代燕国特有的标识。第二个植是种植或树立的意思。汶篁,汶水畔的竹林,指代齐国的土地。

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自春秋五霸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取得先王这样的功绩。前面说了那么多,到这里一句话把自己的功绩悄悄地移到了先王身上。

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

先王认为自己的志向得以施展,认为臣没有延误使命,所以封土地给我,使我的地位能比肩于小诸侯国的国君。这里是说自己因战功被封为昌国君的事情。

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又重复了一遍,我不才,不足以承受如此尊宠,但自认为只要谨守先王命令和教诲,就能够幸免而不获罪,故而接受任命没有推辞。

【译】“先王命令臣,说:‘我跟齐国积累了深仇大恨,哪怕国小力微,也想报齐国之仇。’臣回答说:‘齐国本来有霸主的传统,打过多次胜仗,熟悉军事,长于攻战。大王如果要伐齐,必须发动天下的兵力来对付它。要发动天下的兵力,最好是先同赵国结盟。还有淮北,本是宋国的土地,被齐国独吞了,楚魏两国都想得一份。赵如果赞同,约同楚魏尽力帮助,以四国的力量进攻,就可大破齐国了。’先王说:‘好!’臣便接受命令,准备符节,南下出使赵国。很快回国复命,发兵攻齐。

顺应上天之道,倚仗先王的声威,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都随着先王进兵济上而为燕国所有了,济水上的燕军,奉令出击,大获胜利。士卒轻装,武器锐利,长驱直入,攻占齐都。齐王逃奔至莒,幸免一死。所有的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归燕国所有。大吕钟陈列在元英殿上,燕国的宝鼎又运回历室殿,齐国的宝器都摆设在燕国的宁台。原来树立在蓟丘的燕国旗帜,插到齐国汶水两岸的竹田。自从五霸以来,没有谁的功勋能赶上先王。先王很惬意,认为臣没有贻误他的命令,所以裂土封,使臣得比于小国诸侯。臣不才,自信能够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因此毫不推辞而接受了封爵。”

第六部分: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建立功业后不再废弛,所以能够名垂青史。这里有暗示燕惠王不贤明的意思,你爹建立的功业旦夕之间毁在了你手上,当然这种败家子儿的行为倒是也能载入史册的。春秋,这里泛指史书。

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

有先见之明的贤士,成就美名后会倍加珍惜不去毁损,所以能够被后人传颂。这既是赞美燕昭王给后代树立了榜样,也是乐毅自己的人生理想。

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

如果先王能够报仇雪恨,踏平万乘强国,获取他们积攒八百余年的财富。

乃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余义。

等到他离群臣而去,也就是去世的时候,能够留下令诏,命令、训示,作为指导后人的教诲。

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shù niè)者,施(yì)及萌隶。

执政任事的臣子们,故而能够遵循法令,理顺家庭关系,并推及人民百姓。庶和孽都是庶子的意思,理顺他们,不要让他们给嫡子捣乱,家庭就和顺了。施(yì),本意形容草木蔓延的意思,葛之覃兮,施于中谷,引申为推及、延续的意思。

皆可以教于后世。

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化后世的准则。

书信过半,乐毅深情追忆先王,并对先王功绩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当然乐毅也委婉的表达了自己并没有愧对先王的知遇之恩。接下来,书信最后一段,看乐毅剖肝沥胆,自明心迹。

【译】“臣听说,贤明的君主,建立了功业就不让它废弃,所以才能记载于史册;有预见的贤士,成名之后决不让它败坏,所以为后世称赞。像先王这样报仇雪恨,征服了万辆兵车的强国,没收它八百年的积蓄,直到逝世那天,还留下叮嘱嗣君的遗训,使执政任事的官员能遵循法令,安抚亲疏上下,推及百姓奴隶,这都是能够教育后世的啊。”

第七部分: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我吸说善于做事的人不一定能够成就功业,有好的开端不一定有好的结局。这一句有点意思,咱们都说人应该善作善成,善始善终,为什么乐毅这里反过来说呢?看看他举的例子。

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

当年伍子胥的观点被阖闾采纳,听乎阖闾,为阖闾所听。所以吴王才能够取得攻取楚国郢都的成就。

夫差弗是也,赐之鸱(chī)夷而浮之江。

夫差即位后不能像父亲那样听取伍子胥的意见,鸱(chī)夷是一种皮口袋,这里说夫差逼死伍子胥后,将他的尸体装在皮口袋中投入了钱塘江。

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

所以吴王夫差不明白伍子胥的预言可以建立功勋,故而他杀了伍子胥后也没有后悔。先论,指伍员对越国的几个预言。

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于江而不改。

伍子胥没有预见到不同君主的气量不同,所以直到被杀也没有改变忠心直谏的态度。伍子胥在阖闾、夫差父子手下的境遇和今天的乐毅何其相似,但我有一点和伍子胥不同,那就是能“早见主之不同量”。

【译】“臣听说,善于创造不一定善于完成,善始不一定善终。从前,伍子胥说动了阖闾,因此吴王能够远征到楚国的郢都;夫差却不信伍子胥的预见能够立功,因此把伍子胥溺死江中而不悔;伍子胥不能预见新旧两主的气量不同,因此直到被投入江还不改变他的怨愤。”

第八部分: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使自身免遭刑罚并保全取得的功绩,以此

来证明先王有知人善任之明,对我来说才是上策。这里和前文“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对应起来。但这个目标很难达到。

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

离通罹。如果我遭受诋毁或侮辱,那重用我的先王也要背负识人不明的非议,这是我最害怕发生的。

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即使是这样,让我在面临不可预测的罪状时,却想侥幸从中谋利,以幸为利应该包含燕惠王一开始忧虑的乐毅要以齐地称王,以及燕惠王后来害怕的乐毅带赵国军队攻击燕国。这种事情是不符合我为人处世的道义的,我做不出来,你也不用害怕。

我们回头看乐毅前面所说,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实在是饱含自嘲的自我安慰啊。

【译】“所以,脱身免祸,保伐齐的大功,用以表明先王的业绩,这是臣的上策。遭受诋毁和侮辱的错误处置,毁害先王的美名,这是臣最大的恐惧。面临着不测之罪,却又助赵攻燕,妄图私利,我决不干这不义之事。”

第九部分: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我听说古代的君子和人绝交也不会恶语相向。

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

忠臣离开朝堂时,也不会为自己的名声辩解。

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

我虽然没什么才华,但也曾多次向君子求救,我懂得其中的道理,但除了先王谁又能懂我呢?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

恐怕侍奉您的人听信左右谗言,而不能体察我这个被疏远者的心情。

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所以斗敢给您写这封信,希望您留心阅览。

【译】“臣听说,古代的君子,和朋友断绝交往,也决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含冤离开本国,也不为自己表白。臣虽然不才,也曾多次受过君子的教诲,只是恐怕大王轻信左右的谗言,因此冒昧回信说明,希望您多加考虑。”

总结:

太史公为乐毅单独列传,评价这封书信说: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后世有类似境遇的人在读这篇文章时没有不痛哭流涕的,细细品读,书信中乐毅始终秉持“交绝不出恶声,去国不洁其名”的原则,没有为自己过多的辩解,而是一再表达对先王的感念,自己逃离燕国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免抵斧质之罪,更是要不伤先王之明,不陷大王之义,其中情致婉曲,是不是颇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味道呢?

实际上大家也总是拿这篇文章和《出师表》来对比,文章感情上确实有相近之处,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也正是希望自己的主公能是齐桓公、燕昭王一般的英主,宋人对本文的批注就说:燕昭王、乐毅君臣相与之际,略似蜀昭烈、诸葛武侯书词,明白同见肺腑。

金圣叹更说本文是《出师表》的蓝本,部分文笔比诸葛武侯还好。但从某些方面看,诸葛亮要比乐毅幸运多了。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总部
上一篇 2023年5月17日 下午5:30
下一篇 2023年5月20日 下午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