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第85章|货殖列传序

古文观止 第85章|货殖列传序

此文与司马迁的另一篇文章《平准书》,一起开创了在正史中记载社会经济活动的先例,为后世了解、研究前人的经济活动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它做到了书写历史学著作题材上的创新,把社会经济史纳入其中。文中司马迁对汉武帝直截了当的批评,体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史学家的骨气。

古文观止 第85章|货殖列传序
古文观止 第85章|货殖列传序
古文观止 第85章|货殖列传序
古文观止 第85章|货殖列传序
古文观止 第85章|货殖列传序

译文
  老子说:“古代太平之世达到极盛时期的时候,虽然邻国的百姓彼此望得见,鸡犬之声彼此听得见,但人们各自以为自家的食物最香甜,衣裳最漂亮,习俗最安适,职业最快乐。以至于老死也不相往来。”要是谁以此为目标,而在近代去涂饰堵塞老百姓的耳目,使他们再回复到往古的时代,那就几乎是行不通的了。太史公说:神农以前的事,我已无从考知了。至于《诗经》、《尚书》所记载的虞、夏以来的情况,还是可以考知的:人们的耳朵、眼睛要竭力享受声、色之乐,嘴里要吃尽各种美味。身体安于舒适快乐,而心里又羡慕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光荣。这种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即使用高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去劝导,到底也不能使他们改变,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进行教育,再其次是制定规章,限制他们的发展。而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太行山以西出产大量的木材、竹子、楮树、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盛产鱼、盐、漆、丝,又有歌舞和女色;江南出产楠树、梓树、生姜、桂皮、金、锡、铅、朱砂、犀角、玳瑁、珠玑、象牙、皮革;龙门、碣石以北盛产马、牛、羊、毡、裘、筋、角;至于铜、铁则分布在千里的疆土上,各处的山都出产,真是星罗棋布。这是大概的情形。所有这些都是中原地区人民喜爱的必需品,通常用来做穿着、吃喝、养生送死的东西。所以说大家都靠农民的耕种才有吃的,靠虞人才能把山泽中的资源开发出来,靠工人做成各种器具,靠商人贸易使货物流通。这难道是有政治教令征发和约束他们吗?人们各按其能力干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东西贱是贵的征兆,东西贵是贱的征兆。这就刺激各行各业的人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昼夜不停。用不着召唤,他们自己会送来;东西用不着寻求,人们自己会生产。这难道不就证明了农、虞、工、商的工作是符合经济法则的吗?《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粮食就缺乏;工人不生产,器物就缺乏;商人不转运,粮食、器物、财货就断绝;虞人不生产,财货就缺乏。”财货缺乏,山泽中的资源就不能开发了。农、工、商、虞这四种人的生产,是人民赖以穿衣吃饭的来源。来源大就富足,来源小就贫困。来源大了,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裕,贫富全靠自己。富了也没人掠夺他,穷了没人给他东西,而聪明的人有余,愚笨的人不足。姜太公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都是盐碱地,劳力很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妇女纺线织布,尽力施展她们的技巧,并且使本地的鱼盐流通外地。老百姓用襁褓背着孩子络绎不绝地归聚到那里,真如同车辐凑集于车毂似的。因而齐国产的冠带衣履,行销天下;东海和泰山之间的各小国的国君,都拱手敛袖恭恭敬敬地来齐国朝见。后来,齐国中途衰弱,管仲又修订了太公的政策,设立了调节物价出纳货币的九府。齐桓公就借此称霸,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因而管仲也奢侈地收取市租。他虽处陪臣之位,却比列国的君主还要富。因此,齐国的富强一直延续到齐威王、齐宣王时代。
  所以,管仲说:“仓库储备充实、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老百姓才能分辨荣辱。”礼仪是在富有的时候产生的,到贫困的时候就废弃了。因此,君子富了,才肯施恩德;平民富了,才能调节自己的劳力。水深,鱼自然会聚集;山深,兽自然会奔去;人富了,仁义自然归附。富人得了势,声名就更显著;一旦失势,就会如同客居的人一样没有归宿,因而不快活。在夷狄外族,这种情况则更厉害。俗话说: “家有千金的人,不会死在市上。”这不是空话啊。所以说:“天下的人乐融融,都是为财利而来;天下的人闹嚷嚷,都是为着财利而往。”兵车千辆的国君,食邑万户的诸侯,食禄百户的大夫,尚且还都怕穷,更何况普通的平民百姓呢!

注释
“至治之极”八句:引自《老子》,但文字略有不同。
“挽近世”句:挽,同“晚”。涂,堵塞。
已同“矣”。
刍豢:指牲畜的肉。用草饲养的叫“刍”,如牛、羊;用粮食饲养的叫“豢”,如猪、狗。
眇:同“妙”。
道:同“导”。
旄: ,即楮(楚)树,树皮可以造纸。旄,旄牛,其尾有长毛,可供旗帜装饰之用。
连,同“链”,铅矿石。
丹沙,同“丹砂”,矿 物名,俗称朱砂。
玳瑁:龟类,其甲为名贵的装饰品。
玑:不圆的珠子。
龙门:山名。在今山西稷山县和陕西韩城县之间。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
旃:同“毡”。
筋、角:兽筋,兽角,可用以制造弓弩。
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
邪,同“耶”。
周书,指《逸周书》,今本《逸周书》无此段话。盖是古本《逸周书》的佚文。
辟,同“僻”。
原,同“源”。
公望,即姜尚,相传他姓姜,名尚,字子牙,其先人封在吕地,故又称吕尚。他佐武王伐纣,封于营丘E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F,国号齐。
至,犹言襁负而至。
三归,按常例应归公室所有的市租。
陪臣,诸侯之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
威、宣:齐威王,名婴齐,田桓公之子,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宣,齐宣王,名辟疆,威王之子,公元前319年-前301年在位。
 “仓廪实”二句:见《管子·牧民》。
壤壤,同“攘攘”。
编户,编入户口册。

古文观止第五卷第12篇《货殖列传序》史记· 司马迁

货,货物。殖,增殖。商业活动就是让货物价值提升财富增加。同时货殖也用来指代商人,所以《货殖列传》是太史公记录商人事迹,并系统论述他商业思想的文章。身处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中,能够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并开史家之先河,单独为商人立传,可见太史公眼界之开阔,思想之先进。本文截取了《货殖列传》的序言。

1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至治之极,国家治理的好到极点。是什么样子呢?两个国家彼此相邻,相互可以看到对方的国民,也可以听到对方境内的鸡鸣狗叫,但是民众都认为自己的食物是可口的,自己的服饰是华美的,习惯于自己国家的风俗,乐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彼此之间即使老死也不相互往来。这正是老子小国寡民的核心思想。当然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

必用此为务,輓(wǎn)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輓通晚。涂,堵塞。如果把这一套作为目标,上古之后到了当下的时代,再想堵住国民耳目,一味推行愚民政策,那是行不通的。

怎么让老百姓只感觉自己的东西好,自己是最幸福的呢?答案是不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并推行愚民教育反复洗脑。最高统治者肯定是希望百姓愚昧的,所以老子的学说中很大一部分是帝王之术,当然儒家也一样。孔子也说过很多,“民可由之,不可知之”之类的话,但站在家国之中、皇权之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则多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召公说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要“宣之使言”。季梁说的“民为神主”要“先成民后至神”。太史公这里也说“涂民耳目,几无行矣”。既然诸侯林立、小国纷乱时代的老路不好走了,那怎么办呢?

【译】老子说:“古代太平之世达到极盛时期的时候,虽然邻国的百姓彼此望得见,鸡犬之声彼此听得见,但人们各自以为自家的食物最香甜,衣裳最漂亮,习俗最安适,职业最快乐。以至于老死也不相往来。”要是谁以此为目标,而在近代去涂饰堵塞老百姓的耳目,使他们再回复到往古的时代,那就几乎是行不通的了。

2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太史公说:神农之前的时代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老子说的小国寡民的和谐社会呢?我是不知道了。毕竟时代久远,也没有文字典籍。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

到后世,比如虞夏两代,虽然《诗经》《尚书》残缺,但还是对他们有记载的。这个时代就已经和老子所说不同了。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huàn)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人类极力追求音乐、美色的耳目享受,穷尽各种牲畜肉类满足口腹之欲,使自己安逸、舒适、快乐,而有心里羡慕夸耀有权有势有能力的人,以之为荣。

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miǎo)论,终不能化。

民心在这样的风气下熏陶日久,即使挨家挨户去宣扬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终究不能再改变民心。

眇用的比较有意思,大多数解释说眇通妙,老子的言论很精妙了,但无法感染人了。可眇的本意是双目失明,引申为微小的、渺小的,那意思就完全翻转了,变成批评不求大国崛起、但求小国寡民的论调是瞎说了,具体怎么分析见仁见智。

司马迁这里指出了民间风俗的重要性,不良的社会价值观一旦形成惯性非常惊人,想要彻底的移风易俗就要投入极大的成本。悲观的是,历史上每次整体价值观的扭转几乎都是破而后立,现在四海一统,国内承平已久,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迅速形成,该怎么办呢?

故善者因之。

最明智的统治者顺其自然,这说的是汉初推行黄老之学。最高统治者清静无为、万民自化,这里并没有批评百姓追求享乐而是在批判汉武帝,政令频出,过多干涉百姓生活,而这些政策大多都是汉武帝从自己高高在上的立场出发,本身就是脱离群众的,上梁不正那基层建设自然会出现问题。当然,这么说略显片面。

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能力差一点的则会因势利导,再差一点的加强教育宣传,再差一点的用法律条文强行约束,最差的就是与民相争。不用看远的,就看近三五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种调控政策, 基本上善者之下的这四等都有了。

太史公先高屋建瓴提出了五策,下面开始具体分析当下社会特点寻找主要矛盾,进而寻找解决办法。

【译】太史公说:神农以前的事,我已无从考知了。至于《诗经》《尚书》所记载的虞、夏以来的情况,还是可以考知的:人们的耳朵、眼睛要竭力享受声、色之乐,嘴里要吃尽各种美味。身体安于舒适快乐,而心里又羡慕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光荣。这种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即使用高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去劝导,到底也不能使他们改变,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进行教育,再其次是制定规章,限制他们的发展。而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3

夫山西饶材、竹、旄、玉石。

这里山西、山东中的山已经指太行山了,战国时以崤山为界主要是政治缘故,山西是秦国,山东是六国,大一统后这个分界就不存在了。(唐朝时定都长安,以函谷关为界,仍称崤山以东为山东。)太行山首先是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割线,其次它南北横亘,阻挡季风,导致山东山西环境、产出各不相同,所以太行山作为地理上的分界也就一直延续到今天。饶,富饶,产出。

太行山以西出产大量的木材、竹子、楮树、野麻、旄牛尾、玉石。当时黄土高原雨水和温度都是很好的。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太行山以东盛产鱼、盐、漆、丝,又有歌舞和女色。声色,能歌善舞的美人。

《博物志》中说:东方少阳,日月所出。山谷清朗,其人佼好。中央四战,风雨交,山谷峻,其人端正。《博物志》对西方的描述也很有意思,“西方少阴,日月所入。其土窈冥,其人高鼻、深目、面多毛”。这里的西方不知道是新疆、中亚和阿拉伯地区还是指更远的欧洲,因为窈冥,遥远幽暗,虽然阿拉伯世界遥远但不幽暗,幽暗的反而是欧亚大陆西北的海洋性气候地区。高鼻、深目、面多毛倒都差不多。

《博物志》是晋朝的书,记录了不少我们古代的知识,书中对欧洲也是有概念的,比如书中说:汉代张骞渡过西海,到了大秦,我们一般认为西海是里海,也有人说是波斯湾,大秦是罗马。张骞时期罗马大概在屋大维时期,张骞至少应该是到土耳其或叙利亚了,地中海东岸。张骞听说大秦以西还有个国家叫鸟迟国,过了鸟迟国还有大海,罗马共和国西边唯一没有完全控制的就是西班牙,西班牙以西就是大西洋了。所以不要以为古代人的见识少。

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江南出产楠树、梓树、生姜、桂皮、金、锡、铅、朱砂、犀角、玳瑁、珠玑、象牙、皮革;龙门、碣石以北盛产马、牛、羊、毡、裘、筋、角。连指铅矿。龙门,指山西龙门山。碣石,指河北碣石山。

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

铜和铁则往往分布在方圆千里内的山中。

此其大较也。

这是咱们中国大概的物产分布。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也都是中国人民所喜爱的,咱们中国疆域广阔,产出丰富,所以才养育了胸襟宽广、眼界开阔的华夏儿女。这些产出就是咱们老百姓日常饮食、穿戴、供养、送终所要用的东西。谣俗,民间习俗。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所以要等农民在田地辛劳才有粮食食用,要等虞官从山林江河中收获才能有材、革、珠、犀等物品使用,等工匠雕琢才有玉器赏玩,等商人做生意,财、物才能流通。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

上述这些事情难道是因为政府发布政令、征调百姓、设定期限才存在的吗?并不是。这都是人们自发的。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人们各自发挥才能,竭尽全力,希望得到想要的东西。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

所以一种物品价格低贱时就预示着它要涨价了,同样,当一种物品价格昂贵时,就意味着它要降价。这个规律非常适用于传统农业,特别是生长周期短的经济作物或牲畜,比如生姜特别贵,明年种的就多了,丰收时就不怎么值钱了,转过年来没人种,市场短缺,价格又涨上去了。虽然现在看来这是比较浅显的商业规律,但那毕竟是两千多年前,太史公用寥寥数语做了精确的总结。

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人们在各行各业,人人劝勉,努力工作,就像水往低处流淌,日夜不停,不需要外力介入,咱们自己就把产品或商品生产出来了。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这难道不正符合天道,是自然规律的验证吗?遵守这种规律才是前文所说的善者因之。

其实这里还是有一个大背景的,商业行业的产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其实重视商业的思想流派在古代也是存在的,比如齐国就是以商强国,《管子》中有很多商业应用的内容,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子贡也是非常成功的商人。

但为什么后来历朝历代普遍施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呢?越是战乱的年代财富越容易集中,战国末期就出现了很多巨富,他们兼并土地、投资战争,进可干涉诸侯朝政与国争利,退可招兵买马拥兵自重,秦始皇崛起的背后也有很多大商人的影子,比如乌氏、巴氏,当然还有吕不韦,所以始皇帝深刻认识到了商人的力量,于是在他统一中国后,将法家“上农除末”的思想作为基本国策,其中的末就是工商业,现在看来这有因噎废食之感,但在当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秦末社会再次陷入混乱,到汉初政府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管理政策,民间商业再度兴起并逐步繁盛起来。

但资本是逐利的,财富增殖的本质不是创造而是转移,这就注定了其嗜血的本质,海量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使大量底层人口破产,这就埋下了社会动荡的种子,而官商勾结更容易导致社会基层失序,同时商人热衷于投资土地,成功的商人往往兼具大地主身份,这直接动摇了农业社会税收的根基。

到了汉武帝时常年对外用兵,国库空虚怎么办呢?汉武帝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举措,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算缗令,算缗就是统计个人财产根据比例收税,主要针对的就是商贾豪强,有钱人肯定是想方设法隐瞒财产,这怎么办呢?汉武帝又分布告缗令,鼓励告发他人财产,收税后抽取一份奖励给告发者,当然还有诸如禁止商人拥有土地、国家垄断运输等政策,一般历史书上会说这些举措打击了豪强兼并土地盘剥百姓的行为,增加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司马迁为商人立传的行为就一直饱受批评,比如班固在《汉书》中就说他:“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这也是后世对《货殖列传》的主流评价。那为什么太史公认为汉武帝时的政策更多的是“其次整齐之”,甚至是“最下者与之争”,坚持要做《货殖列传》呢?

【译】太行山以西出产大量的木材、竹子、楮树、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盛产鱼、盐、漆、丝,又有歌舞和女色;江南出产楠树、梓树、生姜、桂皮、金、锡、铅、朱砂、犀角、玳瑁、珠玑、象牙、皮革;龙门、碣石以北盛产马、牛、羊、毡、裘、筋、角;至于铜、铁则分布在千里的疆土上,各处的山都出产,真是星罗棋布。这是大概的情形。所有这些都是中原地区人民喜爱的必需品,通常用来做穿着、吃喝、养生送葬的东西。所以说大家都靠农民的耕种才有吃的,靠虞人才能把山泽中的资源开发出来,靠工人做成各种器具,靠商人贸易使货物流通。

这难道是有政治教令征发和约束他们吗?人们各按其能力干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东西贱是贵的征兆,东西贵是贱的征兆。这就刺激各行各业的人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昼夜不停。用不着召唤,他们自己会送来;东西用不着寻求,人们自己会生产。这难道不就证明了农、虞、工、商的工作是符合经济法则的吗?

4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这和前文“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相对应。《周书》中说:农民不耕种,粮食就会匮乏,工匠不生产,器具就会短缺,商人不经商,商品就失去了来源,虞人不开发山林水泽,那财用之物就会匮乏缺少。三宝是指食、事、财。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财物匮乏,也就不能继续开发山泽,社会也就停滞发展了。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以上这四者:农、工、商、虞,都是人民衣食的来源。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来源大就富饶,来源小就贫困,往上说可以使国家富有,往下说可以使家庭殷实,它们都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意义重大,不可或缺。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贫困和富足的门路,不是可以夺取或给予的,要看人的悟性,所以聪明人就家财有余,反之则贫困不足,这句话不见得是对的,但在最初的财富分配中这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比如改革开放之初,确实有很多人凭借聪明才智发家致富。

下面开始举例,姜太公发展齐国,姜太公很早就认识到了商业的重要性,在《太公六韬》中有“人君六守三宝”之说,大商正是三宝之一。

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xì)卤,人民寡。

姜太公始封之地在营丘,国内都是盐碱地,人口稀少。盐碱地难以耕种,农业没法发展,那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

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

于是姜太公鼓励纺织,极力提高工艺水平,打通鱼、盐运输销售的渠道,因为纺织业以女性为主,所以称女功。姜太公鼓励纺织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新中国,造就了山东几千年来辉煌的纺织史,鼓励工商,效果立竿见影。

则人物归之, 繦(qiǎng)至 而辐凑。

人口和财物都汇集到齐国,繦是布绳,有说是串钱的,也有说是固定婴儿的。辐凑,车的辐条聚集在车轮中心,总之都是为了比喻齐国快速发展。

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闲敛袂而往朝焉。

所以齐国产出的帽子、衣带、服装、鞋子畅销各国。海岱之间,从海滨到泰山,指山东半岛内的诸国。敛袂,端正衣袖。国君或使者们都郑重的到齐国朝拜。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之后齐国中途衰弱,但管仲重修政事,设置九个部门调控市场。轻重,衡量调整的意思。因此齐桓公能够称霸,九次会盟诸侯,匡正天下。

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

而管仲也因此享用三归,地位虽然是陪臣,但他的财富可比肩各国的国君。

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因此齐国国富兵强,一直延续到威王、宣王时期。

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善者因之,商业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顺应规律就能国富民强,也许太公做《货殖列传》也是想为解决社会矛盾指出一条新的出路。

【译】《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粮食就缺乏;工人不生产,器物就缺乏;商人不转运,粮食、器物、财货就断绝;虞人不生产,财货就缺乏。”财货缺乏,山泽中的资源就不能开发了。农、工、商、虞这四种人的生产,是人民赖以穿衣吃饭的来源。来源大就富足,来源小就贫困。来源大了,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裕,贫富全靠自己。富了也没人掠夺他,穷了没人给他东西,而聪明的人有余,愚笨的人不足。姜太公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都是盐碱地,劳力很少。

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妇女纺线织布,尽力施展她们的技巧,并且使本地的鱼盐流通外地。四面八方的人力和物力都归向齐国,就像钱串一样络绎不绝,真如同车辐凑集于车毂似的。因而齐国产的冠带衣履,行销天下;东海和泰山之间的各小国的国君,都拱手敛袖恭恭敬敬地来齐国朝见。后来,齐国中途衰弱,管仲又修订了太公的政策,设立了调节物价出纳货币的九府。齐桓公就借此称霸,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因而管仲也奢侈地收取市租。他虽处陪臣之位,却比列国的君主还要富。因此,齐国的富强一直延续到齐威王、齐宣王时代。

5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说:“仓库储备充实、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老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再次引用了管子这句话,还引申了一句。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礼仪是在富有的时候产生的,到贫困的时候就废弃了。

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

所以君子富有,就乐善好施彰显德行;小人富有,就会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某些专家天天说拉动内需鼓励消费,老百姓有钱了消费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太史公两千年前就已经写在书里了。不要与民争利,要藏富于民。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水深了自然就有鱼,山大了自然就有野兽,人富足了,也就开始讲究仁义了。俗语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里的穷不是现在说的薪水微薄、生活压力大,而是穷困潦倒,吃不上饭,同时社会层面也无法提供诸如工作、赈济等,能够让他们活下去的合法途径,那怎么办呢?要么当好人饿死,要么就去坑蒙拐骗,当然富长良心长的不见得是什么真良心,而是说吃饱之后大多数人不会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富有的人乘势将更加显贵,失势那就无人问津了。没钱来干什么,徒增烦恼而已,“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人情冷暖不过如此。太史公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的。

夷狄益甚。

这种情况在夷狄之间更加明显。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夷狄是不讲仁义道德只讲利益的。

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这句话更直白了,有钱人家的孩子不会死于闹市,是指有钱就不会被判处死刑,因为自秦以来就一直有用财物免罪的政策。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其实当今社会也一样,很多影响恶劣的刑事案件,加害者只要得到受害者家属的谅解,基本就可以免除死刑,怎么得到谅解呢?哈哈,这不是一句空话。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说到底,人类社会不过是利益的纠合体罢了。本文其实和《游侠列传》《酷吏列传》一样,有褒贬在内。所以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中记录了有道而富之人,也记录了无道而富之人,记录了富而有道之人,也记录了富而无道之人,或许正是希望让我们知道财富本身没有善恶,有善恶的是人心吧。总之,追求财富是人的秉性。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兵车千辆的国君,食邑万户的诸侯,食禄百户的大夫,尚且还都怕穷,更何况普通的平民百姓呢!

既然大小国君们自己都害怕贫穷,那你们怎么好意思让老百姓安贫若素呢?

【译】所以,管仲说:“仓库储备充实、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老百姓才能分辨荣辱。”礼仪是在富有的时候产生的,到贫困的时候就废弃了。因此,君子富了,才肯施恩德;平民富了,才能调节自己的劳力。水深,鱼自然会聚集;山深,兽自然会奔去;人富了,仁义自然归附。富人得了势,声名就更显著;一旦失势,就没有宾客会再登门了,因而不快活。在夷狄外族,这种情况则更厉害。俗话说:“家有千金的人,不会死在市上。”

这不是空话啊。所以说:“天下的人乐融融,都是为财利而来;天下的人闹嚷嚷,都是为着财利而往。”兵车千辆的国君,食邑万户的诸侯,食禄百户的大夫,尚且还都怕穷,更何况普通的平民百姓呢!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1)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总部
上一篇 2023年6月4日 下午5:51
下一篇 2023年6月4日 下午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