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卷七 六朝唐文 龙说[唐代]韩愈

古文观止卷七 六朝唐文  龙说[唐代]韩愈

《龙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这篇文章根据典籍和传说写成,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即圣君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要仰仗圣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君臣之间,务必声气相应,才可相得益彰。全文颂物言志,直抒胸臆;借物抒情,寓意深远。

古文观止卷七 六朝唐文  龙说[唐代]韩愈

龙说[唐代]韩愈

原文: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译文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
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就应该说: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注释:
①龙说:选自《杂说》,为其首篇,题目为编者加。
②嘘:喷吐。龙吹气成云是古代的一种传说。
③固:本来、当然。
④景:通“影”。
⑤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蚕〔虫蜀〕,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
⑥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⑦汩:淹没
⑧云从龙:语出《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
万物睹。”从:随,跟随。
⑨伏:遮蔽。
⑩无以:没有可以用来。
⑾信:确实、的确。

赏析:

《杂说》四篇,为韩愈论说文中之短小精悍者,《龙说》即其一。初看似乎是偶有所触,便随意写出,不拘一格,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但细一回味,便立刻知道其中仍有严格的法度在。

龙是神话中的动物,古人认为它善于变化,能兴云雨,是鳞虫之长。《龙说》讲的是龙与云的关系,共分六个层次。一、龙呼出的气,形成了天上的云。二、云本身并不像龙那么灵异,可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游荡于茫茫太空,迫近日月,掩蔽它们的光辉,撼动雷电,发生神奇莫测的变化。它可以降水于大地,甚至可以淹没高山和峡谷。云不也是很灵怪的吗? 三、云是由于龙的能力才充满灵异的,至于说到龙的灵异,那就不是云所能赋予它的了。四、但龙如果没有云,也就无法显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东西,实在是不行的啊! 五、真是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东西,正是它自己所造成的云啊。六、《易经·乾卦·文言》说:“云从龙。”既然称之为龙,那么就应该有云跟从着它了。

《龙说》具体描写的,是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的生物。但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把云龙相互依存和变化,写得那样有声有色、入情入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具有这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这一则短短的《龙说》,就可以推及到一个更为广大的领域。韩愈在《醉留东野》诗中,就曾把自己和好友孟郊的关系,比喻为云与龙的关系:“低头拜东野”,“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这是多么契合无间的相知之乐! 然而它的含义还远远不止此。在韩愈的笔下,龙和云不仅互为依存、互生灵异,而且其中龙的一方又为主导,有龙就必然有云与它相从。故此前人又解释说,《龙说》象征的是君臣遇合。君为龙,臣为云,没有君主的奖掖提拔,则臣下的才能无由显现。但君没有臣,又无所凭借,无法成就功业。而君既然为君,也就一定会有臣下为他所用。这似乎更为接近封建社会中的社会现实。清人李光地则说:“此篇取类至深,寄托至广。精而言之,如道义之生气,德行之发为事业文章; 大而言之,如君臣之遇合,朋友之应求,圣人之风之兴起百世: 皆是也。”他把龙云之说扩大到“道”与“气”的哲学范畴,“德”与“文”的文学理论领域,以及君臣遇合、朋友应求、“圣人”风化百世的社会现象等等,涉及到了更为广泛的层面。不讲韩愈写作《龙说》的本意究竟如何,但从这一点看来,《龙说》利用了人们丰富的联想力,讲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道理,这正是这篇文章立意的高明之处。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1)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总部
上一篇 2023年7月15日 上午11:26
下一篇 2023年7月15日 下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