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卷八唐文|1 师说[唐]韩愈

古文观止卷八唐文|1 师说[唐]韩愈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作者到国子监上任后,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古文观止卷八唐文|1 师说[唐]韩愈
古文观止卷八唐文|1 师说[唐]韩愈

师说唐代韩愈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全文详解: 

 古之学者〔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

 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依靠他 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所以,用 来……的凭它(他)来……的。受,同“授”, 传授。〕

译: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非生而知之〔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之,指知识 和道理。〕者,孰能无惑?

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其为惑也:它们作为疑惑。其,它们,指不跟从 老师学习而遗留下的题。〕,终不解矣。

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乎吾前,其闻道[闻:知道,懂得。 ]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从而师之:跟随他学习,即以他为老师。 ]

译: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译: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吾师道也〔吾师道也:我学习的是道。师,学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是生在我之 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庸,表示反问语气。〕

译: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是故无贵无贱〔无贵无贱:意思是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 的区分。〕,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 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嗟乎!

 译:唉!

师道[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之不传也久矣!

译:(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译: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古之圣人,其出人〔出人:超出一般人。〕也远矣,犹且〔犹且:尚且,还。〕从师而问焉;

译: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

今之众人〔众人: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译: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益,更加越发。〕

译: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译:(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

于其身〔身:自己。〕也,则耻师〔耻师:以从师学习为耻。〕焉,惑[惑:糊涂。 ]矣。

译:(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童子:未成年的男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本的文字, (帮助他)学习句读。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 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 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句读之不知〔句读之不知:不明句读。下文“惑之不解”结 构同此。〕,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 不向老师学习。前一个“或”指代“句读之不知”, 后一个“或”指代“惑之不解”。不,同“否”。〕,小学而大遗〔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 弃了。〕,吾未见其明也

译:(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巫医[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乐师[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百工[ 百工:泛指各种工匠。 ]之人,不耻相师〔不耻相师:不以拜别人为师耻。〕

译: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之族〔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 生之类的话。云者,如此之类。〕,则群聚而笑之。

译: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之,则曰:“

译: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

彼与彼年相若〔年相若:年龄差不多。〕也,道相似也。

译: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以地位低者为 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者为师,就觉得是 近乎谄媚。谀,谄媚奉承。〕。”

译:(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呜呼!

译:唉!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译:(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今其智乃〔乃:竟。〕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欤(yú):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译: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无常师〔常师:固定的老师。〕。

译: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师郯子[郯(tán)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的名称。 ]、苌弘〔苌(cháng)弘(生卒年不详):周敬王时的大 夫,孔子曾向他请教过音乐方面的事情。〕、师襄〔师襄(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跟他学过琴。〕、老聃〔老聃(dān):即老子,孔子曾向他问过礼。〕

译: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之徒〔郯子之徒:郯子那些人(指上面说的四个人)。 徒,同类的人。〕,其贤[贤:才

德优秀。 ]不及孔子。

译: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语出《论语·述而》。原句 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必:不一定。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术业:学术技艺。〕有专攻〔专攻:专门学习或研究。攻,学习研究。〕,如是而已。

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氏子蟠〔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即李蟠,唐德宗 贞元十九年(803)进士。〕,

年十七,好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六艺经传〔六艺经传(zhuàn):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 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其中《乐》久已失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皆通〔通:全面。〕习之,不拘于时〔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时,时俗,指当时 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学于余。

译: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余嘉〔嘉:赞许。〕其能行古道〔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作《师说》以贻〔贻(yí):赠送。〕之。

译: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解析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悟。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总部
上一篇 2023年7月17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