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卷九 唐宋文|17 谏院题名记[北宋]司马光

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古文观止卷九 唐宋文|17 谏院题名记[北宋]司马光

本文论述了谏官的职责与重要性。作者认为向皇帝进谏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要设立谏官。因为谏官的责任重大,为此官者必须谨慎和忠诚,还要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上让当时和后来的人监督。体现了作者敢于直谏,不阿谀奉承;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精神。在《谏院题名记》中,他要求做谏官的“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吁名者,犹汲吁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他曾经说自己平生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是不能对人讲的。他廉洁奉公、以节俭为乐的品德更是一直被众传颂。

)

古文观止卷九 唐宋文|17 谏院题名记[北宋]司马光

谏院题名记[宋代]司马光

原文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译文

  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
  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要当好一个谏官,(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将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会在利益方面贪图。(如果这样成为一个谏官的话)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

注释
(1)天禧:宋真宗(赵恒)年号。
(2)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

评析

 这是一篇名文,虽以“记”定名,实则是一篇议论文,它以超过二分之一的篇幅论谏官责任的重大及应具备的品德,以不足二分之一的篇幅记这段议论的缘起及其意义。

前段,谏官责任之重分上下两层论:一是当今能谏的人少,古时人人可谏,当今只有少数谏官;二是应谏的事多,全天下的得失有待谏官指陈,总结此两层曰“其为任亦重矣”。谏官应有的品德从正反两面论:正面说,应分清巨细缓急,“利国家”“不为身谋”;从反面说,若追逐个人名利则距谏官的素质远甚。司马光这一番议论,周密而严正,特别是“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的提法,至今仍有其价值。

后段叙写谏院题名的经过,简洁明白,不生枝蔓;叙写题名刻石的目的,虑远思今,语重心长,颇具警世作用,至今仍有其意义。

总观全篇,体现了政治家的眼光和识见,也体现了史学家严谨简洁的文章风格。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总部
上一篇 2023年8月26日 上午9:05
下一篇 2023年8月27日 上午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