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案例详情
一、种植情况概述:
为了种出真正可以解百毒的高能量药茶,带着做有机茶的梦想,案主于 2015年,在北纬 37°的威海乳山选定茶园基地。此地冬天冰雪覆盖,室外最低温度 零下 18℃左右,是茶叶越冬的极限。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茶叶的品质非常 优质。冰雪覆盖,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全年雨量很少,造就了天然高能量 好茶。
选址、翻耕:茶叶种植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了茶叶越冬,要选择背风向 阳温暖的地方。一切要从根源——土壤开始,每亩地用200 斤环保酵素原液稀释 50 倍浇地一遍,然后机器深翻,两天后开始种植。
起垄:为了便于管理,双垄种植株距 40 公分左右,行距 1 米左右。为了给 茶苗遮阴,行之间要种上玉米或大豆,而且要同步进行,要让玉米或大豆先出, 否则达不到遮阴效果。条件允许的可做生态垄,一劳永逸:先在茶苗预订位置挖 1 米左右深、60 公分左右宽的垄,填满秸秆、树枝、草、厨余垃圾 (因地制宜)、 酵素或酵素渣,埋土高出地面 30 公分左右。
浸种、播种:此地的茶叶必须用种茶籽来种,才能够适应北方寒冷干旱的气 候。因为种子萌发能生长出定根,根有多深,茶树就会有多高。每年三月中旬以 后开始备种,茶籽下土之前需保温保湿,从而保证出芽率,下种前一天用环保酵 素 200 倍水喷透。直接播种,播完种做好覆盖。
覆盖:茶苗 60 天左右才能破土,这段时间要注意土壤保湿。如果没有做覆盖,要注意杂草清除。第一年因没做覆盖,案主拔了无数遍草。第二年做了覆盖之后,小苗生长非常好。播种完盖上麦秆等覆盖物,不仅保湿保温,而且防草。 要注意出苗期覆盖的厚度,适当扒开覆盖才能顺利出苗。
出苗期管理:四十天左右茶苗才能出齐,出苗期一定注意土壤保湿,预防茶 苗干枯,影响出苗率或造成死苗。茶叶的出苗率对于北方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 后续的管理,因此出苗期一定做好田间维护管理。
幼苗期管理:每半个月进行一次酵素水喷洒,叶面喷 100 倍酵素水,土壤喷 50 倍酵素水。浓度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开始时要用高比例,土壤 1 :100 ,叶面 1:200。建议先选一小块地做试验,慢慢再加大稀释倍数。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 喷酵素,雨前、雨后或雨中最佳。通常案主会选择在小雨中喷酵素,此时所用酵 素的浓度可以提高,1 :3 到 1 :10 案主都试过。因植物种类不同,南北温度、 气候、生态环境不同,所以需要慢慢尝试并积累经验。
堆肥:当年七月份开始,(由于当时不了解土著菌堆肥,用的是酵素菌肥发 酵。) 将散养羊粪、锯末、花生枯、饼干、环保酵素、酵素渣、红糖等当地可用 材料搅拌均匀 (没有严格比例),水份控制在 60%左右。十天左右翻堆,翻堆时 加入少量红糖 (或糖蜜) 水和环保酵素。堆肥过程中要注意遮阴、防晒、防雨、 防高温。一个月以后堆肥发酵成熟,没有臭味而有菌香,并且很松,颜色偏黑, 可以看见蚧螬之类小虫。发酵好的微生物堆肥建议在一个月内用完。
小苗管理:小苗三个月以后 (秋季) 要注意根系营养,可用鱼内脏功能性酵 素和尿酵素稀释 100 倍浇灌,每周一次,共浇灌三次,为过冬和长苗做好营养补 充 (每亩地每年环保酵素总量不低于 800 斤)。
追肥:十月底开始用酵素微生物菌肥,每亩地堆肥一吨左右,开沟掩埋,将 菌肥盖严。微生物菌肥和酵素都不能暴晒,尽可能用覆盖物覆盖。
越冬管理:为了使茶苗第一年安全过冬,要做好保暖措施,浇满过冬水,地温较低的需做小拱棚保温。小拱棚要注意通风透气,第二年春天升温时要及时掀开。

茶园管理:第二年四月初开始茶园管理,浇满缓根水,每亩地用 100 斤左右环保酵素稀释 100 倍灌溉,叶面用 100 倍酵素水喷施。此时温度偏低,微生物和酵素还不活跃,茶叶生长缓慢,需要耐心等待。五月下旬茶叶开始发芽,用母菌功能性酵素 100 倍浇地及喷叶面,每星期一次。公菌母菌功能性酵素的应用要注意茶叶的长势:为了长叶,要选择环保酵素的材料(母菌以叶菜为主);为了长果,就要选择水果类的农用酵素为主 (公菌)。
除草:六月中旬杂草开始茂盛,这时要适量拔草。每半个月用 100 倍混合酵 素 (尿酵素和其他环保酵素) 灌溉一次,50 倍叶面喷施。行与行之间用割草机 割草,茶苗旁边进行人工拔草,有覆盖的可不用拔。
土著菌堆肥:七月开始,将扩培好的土著菌、散养羊粪、锯末、麦麸、红糖、 环保酵素、酵素渣、烂苹果等当地现有材料混合 (没有严格比例),水份控制在60%左右,约四天后,温度上升到60℃开始翻堆,再次把控温度。温度稳定后发 酵成熟,遮阴防雨待用。
控苗:八月茶苗开始旺盛,需轻度打尖,保持在 35 公分的高度。轻度采茶 有利于茶叶阔枝,适当留草做生态保护。环保酵素 (混合酵素) 滴灌浇地,每亩 地每次 100 斤,叶面酵素 30 倍稀释喷洒,均为半个月一次 (每年每亩地环保酵 素总量不低于 800 斤)。
追施冬肥:十一月初开沟,每亩地约一吨土著菌堆肥开沟掩埋,如果茶叶棵 距、树枝已经能达到遮阴的条件,也可不用开沟,直接将菌肥堆在树中间,浇满 过冬水准备过冬。
剪枝:第三年三月底开始修剪冻枝枯叶,每亩地施环保酵素混合液(鱼内脏、 尿酵素、母菌酵素) 100 斤,用滴灌施肥器灌入,叶面用50 倍混合液喷施。
收获:付出的辛苦都会有回报。四年的艰辛得到一片真正和谐的净土,更得 到了梦寐以求的高质量茶叶。茶叶上市两年以来,得到了很多爱茶人士的赞美和 认可,积累了比较完整的酵素生态茶园技术经验。
二、环保酵素应用成效对比 ( 作物生长周期、抗病虫害、产量、作物品质等,附图文资料):

地下大部分昆虫都已经回归,蚧螬、鼠妇、蚯蚓、蜈蚣、马陆等,都是地下 耕虫,它们天天免费松土、分解堆肥,还制作肥料 (虫屎虫尿)。
三、相关检测报告:

四、心得感受 :
案主的茶园第一年有三亩,之后每年递增四亩,现在约二十亩。建议做生态 农业不要一下子做大,要慢慢递增。这样做第一没有风险,第二可以慢慢积累经 验。大量堆肥时已经两年没有使用动物粪便,现在堆肥材料以淀粉厂的地瓜皮、 地瓜根和淀粉垃圾主,添加酵素渣、环保酵素、土著菌和陈玉米粉碎,机器搅 拌均匀后发酵。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温度不能超过 60℃ ,机器翻堆两次,一个 月成熟。
自然农法做的就是心法,如果意志不坚定碰见困难就会坚持不下去。特别是 过渡期的虫害,北方五月下旬,草还没有完全长齐,虫子还没有完全孵化出来, 最早出现的基本都是蚜虫和红蜘蛛,这是符合大自然规律的:要给所谓的益虫准 备好食物,这也是形成食物链、生态链的首要条件。此时,一定要把心放宽,虫 子吃一点点庄稼是必然的,也是它们付出的回报。蚜虫和红蜘蛛出现一个星期以 后,它们的天敌——瓢虫的幼虫就会出现,草蛉蜂类也会相继出现。过渡期会维 持半个月左右,非常难熬,很多意志不坚定的茶农就会选择驱虫或者杀虫。但所 有的驱虫和杀虫都是不可取的,都会使生态链的平衡延缓,甚至前功尽弃。六月 中旬螳螂会孵出,此时虫害基本会稳定。螳螂是昆虫类的平衡者,什么虫子多它 就吃什么虫子。于自然而言,无所谓好坏、对错,没有害虫就没有益虫,没有虫 子就谈不上生态、 自然,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生命都需要被尊重, 只有平衡和谐才能拯救危机!
《中国环保酵素应用调查报告》作为公益环保人群内部交流资料,希望分享给所有酵素人、公益人,以及所有感兴趣的人。

这本资料里收录了我们从全国1000多个案例中精选的七个大类的263个案例。
获得方式:捐赠45元到青朴公益即可。
(费用包含书籍印刷及快递费等流通相关开支,建议当地多位朋友一起捐赠,大家的书籍一起汇到同一个地址。特别是各地志愿者团队,请组织大家一起通过捐赠获得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