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健康本源
-
古文观止 第77章|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
古文观止 第76章|秦楚之际月表
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wàng)?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
古文观止第75篇《项羽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是司马迁对项羽的评论。司马迁肯定了项羽继陈涉之后起兵反秦、推翻了秦王朝的历史功绩,分析了项羽失败的原因,批驳了他的宿命论思想。但司马迁没有看到项羽失败的更重要的原因是…
-
古文观止 第74章|五帝本纪赞(解析与典故)
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
古文观止 第73章|宋玉对楚王问
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yǎo)冥之上。夫蕃篱之鷃(yàn),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zhāo)发昆仑之墟,暴鬐(qí)于碣(jié)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ní),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
古文观止 第72章|卜居
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
古文观止 第71章|谏逐客书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shì)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
古文观止 第70章|乐毅报燕王书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
-
古文观止 第69章|唐雎不辱使命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yāo)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
-
古文观止 第68章|唐雎说信陵君
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
古文观止 第67章|鲁共公择言
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以;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
-
古文观止 第66章|鲁仲连义不帝秦
公元前258年,秦围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十万大军救赵,但慑于秦的恫吓,又连忙下令停止进发,并且派辛垣衍去劝赵尊秦王为帝,以解邯郸之围。这时正在赵国的鲁仲连挺身而出…
-
古文观止 第65章|触龙说赵太后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要为他做长远打算。
-
古文观止 第64章|庄辛论幸臣
庄辛见到楚襄王,大胆直言,规劝襄王终日与幸臣为伍,淫逸奢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襄王不但不听庄辛的忠言劝告,反而恶语相向,庄辛预料楚国必亡,于是避祸于赵国。秦果然攻克鄢、郢、巫、上…
-
古文观止 第63章|赵威后问齐使
赵威后是赵惠文王之妻、赵孝成王之母。公元前266年,惠文王卒,孝成王立,其年幼,故赵威后执政。赵威后清正廉明、洞悉政治民情、明察愚贤是非,是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这篇文章就是记叙赵威…
-
古文观止 第62章|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诸侯国王和贵族等领主势力受到削弱,他们迫切需要大量的拥护者和谋划者,于是王侯将相争相养士,从而出现了“士”这一特殊阶层。这段时期,风行养士(食…
-
古文观止 第61章|颜斶说齐王
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
-
古文观止 第60章|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古文观止 第59章|范雎说秦王
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
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