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健康本源
-
古文观止 第33章|子产论政宽猛
本篇提出了“宽猛相济”的政治主张。子产的主张“猛”,是指立法要严,但他还是把“宽”(德政)放在“猛”之上,仍然符合儒家的观点,所以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种政治主张在封建社会影响很大。…
-
古文观止 第32章|子革对灵王
灵王即位后,与吴国多次交战,先后灭了陈、蔡两个华夏诸侯国,又修筑了东西不羹两座大城以威慑中原,终于在会盟中压倒晋国,重新成为霸主。但他的霸业完全依靠武力和威压,楚国国内也有大量不稳…
-
古文观止 第31章|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楚强郑弱,楚大郑小,郑国老是在楚国的威胁下过日子,所以采取了结为婚姻的政策。然而郑国对于楚国的这次访问和迎亲是感到厌恶和忧虑的,因为知道他们不怀好意。文中着重写了子羽和伯州犁的对话…
-
古文观止 第30章|子产论尹何为邑
子产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向子皮阐明对没有管理经验的年轻人委以重任的危害,应该让年轻人尹何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后再去从政。全文围绕用人问题展开对话,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简练畅达,叙述…
-
古文观止 第29章|子产坏晋馆垣
郑为小国,晋是盟主,子产竟拆毁晋国的馆舍围墙。当晋君派人责问子产时,子产句句针锋相对,义正而不阿,词强而不激,说得士文伯无话可答,赵文子也只好虚心接受意见。子产靠巧妙的辞令获得了一…
-
古文观止 第28章|季札观周乐
中国的音乐、舞蹈,自古就很盛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音乐、舞蹈,往往反映出时代风貌和地域特色。所以季札在鲁国闻歌见舞,能作出推断。这是一篇出色的关于歌舞的评论文章。 作品注释(1)…
-
古文观止 第27章|晏子不死君难
齐庄公因为荒淫被杀,晏子不为他个人殉身,同时发表了对事件的正确主张。晏子的言论,着眼点在国家,认为无论是国君还是做臣子,都应对国家负责。文章从“死”“亡”“归”三个方面设问,最后归…
-
古文观止 第26章|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春秋时代,弱小的诸侯国要向强大的诸侯国进贡,而且漫无止境,是弱小诸侯国一项很沉重的负担。文中子产以“令德”“令名”和“重币”两相对照,阐明利害关系,终于说服了范宣子,减轻了小诸侯国…
-
古文观止 第25章|祁奚请免叔向
乐王鲋本是一个看国君眼色行事的小人,却要装出一副慷慨相助的样子,以讨好别人。祁奚为国家利益着想,爱惜人才,事成则“不见而归”,根本不希图别人的报答。两人的品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叔向临…
-
古文观止 第24章|驹支不屈于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各个民族都在中华民族的崛起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驹支所言,就反映了这方面的一些情况。文中范宣子责难驹支的话,气势汹汹,但是驹支逐句批驳,理直辞婉,使…
-
古文观止 第23章|吕相绝秦
鲁成公十三年(公元前578年),晋统率诸侯的军队进攻秦国,先派遣吕相到秦国绝交,宣布秦的罪状。秦晋一直互相倾轧,正义并不全在晋方。但这篇绝交辞令,却把罪过全推给秦方。在行文上步步紧…
-
古文观止 第22章|楚归晋知罃
晋楚邲之战时,楚俘虏了知罃。知罃的父亲荀首被提拔为中军副统帅后,晋要用楚国谷臣和襄老的尸体换回知罃。楚王答应了。本文就是知罃临走时和楚王的一席对话,表现了知罃忠于晋国、对楚不卑不亢…
-
古文观止 第21章|齐国佐不辱命
齐晋鞌之战(公元前589年),齐失利,晋追击。齐要求讲和,晋提出苛刻条件。齐使者国佐不辱使命,据理驳斥;又婉转说出齐国“收拾余烬,背城借一”的决心。整个说词既无乞怜之态,又无唐突之…
-
古文观止 第20章|王孙满对楚子
鼎,周人当作王权的象征。楚子问鼎,有取代周王的意图。王孙满的回答,处处用“德”字,“天”字压服楚王。他重德轻鼎的观点是对的,但是宣扬天命、占卜,那是时代和形势使然。 注释①王孙满:…
-
古文观止 第19章|郑子家告赵宣子
郑国是夹在晋、楚两个对立的大国之间的小国,外交关系很难处理。郑子家的这篇外交辞令,利用两大国的矛盾,逐年逐月罗列事实,批评晋的苛刻要求,甚至不惜以决裂相警告,终于迫使晋人让步。 注…
-
古文观止 第18章|蹇叔哭师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秦穆公派杞子等人驻守郑国。过了两年,晋公文一死,秦穆公野心勃勃,想灭郑攻晋,进霸中原。他利令智昏,不听蹇叔的一再劝阻,坚持出兵袭郑,结果不出蹇叔所料,被晋军在殽山…
-
古文观止 第17章|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在危急关头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慷慨陈词,有形势的分析,又有史事的引用,骨子里是为了保全郑国,表面上却处处为秦国打算。这篇说辞终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秦穆公撤兵回国。 字词解释…
-
古文观止 第16章|展喜犒师
齐大鲁小,齐强鲁弱,因此齐国总想侵略鲁国。这次齐孝公本来是想要进攻鲁国的,但展喜的一席话,有理有据,大义凛然而又委婉动听,说得齐孝公无话可答,只好收兵回去。 注释齐孝公:齐桓公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