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健康本源
-
古文观止卷十一 宋文|7潮州韩文公庙碑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
古文观止卷十一 宋文|6 石钟山记【苏轼】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译: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柑橘专题】刘小平教授:不用农药化肥 如何种出高品质柑橘
刘小平教授和生态农夫们多年经验分享,不用农化,种出口感好、品质好、产量好的橘子!
-
古文观止卷十一 宋文|5 放鹤亭记(苏轼)
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十一月八日,时苏轼知徐州。隐者张师厚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后迁于东山之麓并作亭其上,自驯二鹤,鹤朝放而暮归,白日里令其自由地飞翔于天地间,所…
-
古文观止卷十一 宋文|4 超然台记(苏轼)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
-
古文观止卷十一 宋文|3 凌虚台记(苏轼)
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
-
古文观止卷十一 宋文|2 喜雨亭记(苏轼)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
古文观止卷十一 宋文|1 上梅直讲书(苏轼)
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
-
古文观止卷十 宋文|19 晁错论[宋代]苏轼
《晁错论》为苏轼在宋仁宗嘉佑五年至六年(1060—1061年)写就并呈与朝廷的文章之一。《晁错论》的具体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本文写于宋仁宗嘉佑五年,是在制科考试前所上二十五…
-
古文观止卷十 宋文|18贾谊论[宋代]苏轼
苏轼于嘉佑二年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试于礼部,时年21岁,到嘉佑五年(1060年)任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时间先后写有二十五《进策》、二十五《 进论》,这些策论基本上系…
-
古文观止卷十 宋文|17 留侯论[宋代]苏轼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古文观止卷十 宋文|16 范增论[宋代]苏轼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
古文观止卷十 宋文|15 刑赏忠厚之至论[宋代]苏轼
宋代王安石执政后,立即对取士制度进行改革,废止了考诗赋,而改用经义,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时务策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以便选拔一些通经致用的人才,为变法服务。这种政论性文体称为策论。策论大…
-
古文观止卷十 宋文|14张益州画像记[宋代]苏洵
苏洵的抒情散文数量不多,但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张益州画像记》就是其中一篇。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
-
古文观止卷十 宋文|13 心术[宋代]苏洵
本文是作者所著的《权书》中的第一篇。宋代从开国之初直至覆灭,外患始终不断。作者所处的时代,北方有强大的辽国,西北又有西夏,都是劲敌。因此,当时的文人多喜欢撰文议论用兵之术。本文便从…
-
古文观止卷十 宋文|12 辨奸论[宋代]苏洵
1069年,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保守派为打击王安石,传出了这篇文章,并署名为已死去的苏洵,借以显示作者早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就“见微知著”,预见到他得志必为奸。《辨…
-
古文观止卷十 宋文|11 管仲论 [宋代]苏洵
苏洵为何严厉批评齐国第一名相
-
古文观止卷十 宋文|10 泷冈阡表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交给已故双亲的人生成绩单
-
古文观止卷十 宋文|09 祭石曼卿文 [宋代]欧阳修
时光似刀,割不断对故友的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