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第4章|臧僖伯谏观鱼

古文观止 第4章|臧僖伯谏观鱼

本篇反映了当时的“礼”制思想,即国君不能把游玩逸乐看作小节。故臧僖伯认为国君的一举一动与国家的“政治”有关,所以极力劝阻鲁隐公去“观鱼”。从臧僖伯的话中,也能看出古时候的等级森严。

臧僖伯谏观鱼鲁隐公五年1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duó)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qì)行,所以败也。故春蒐(sōu)、夏苗、秋狝(xiǎn)、冬狩(shòu),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zǔ),皮革、齿牙、角骨、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zào)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春天,鲁隐公计划去棠地旅游,看当地人捕鱼。《左传》是以鲁国纪年来写的,所以遇到鲁国国君都直接称公,说到鲁国都是我国。棠离鲁国国都曲阜一百多公里,有河有湖,是捕鱼的好地方。就是因为鲁隐公去看过捕鱼,所以后来这个地方叫鱼台,现在在山东济宁。

古文观止 第4章|臧僖伯谏观鱼
鲁隐公观鱼处

▲ 鲁隐公观鱼处

同一时期,有几个棠邑,除了这个,齐国有一个棠邑在现在的平度,出过一个大美女——棠姜,棠公的妻子东郭姜。楚国也有一个,在现在的南京附近,是伍子胥的哥哥武尚的封邑。

古文观止 第4章|臧僖伯谏观鱼
鲁隐公去观鱼的地方。微山湖历史悠久,传说“殷末三仁”之一的微子启死后葬在湖心山中,所以山以人名,称微山,湖以山名,称微山湖。

▲ 鲁隐公去观鱼的地方。微山湖历史悠久,传说“殷末三仁”之一的微子启死后葬在湖心山中,所以山以人名,称微山,湖以山名,称微山湖。

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臧僖伯是鲁孝公的儿子,鲁隐公的亲大爷,姓姬,名彄(kōu),字子臧。为什么称他臧僖伯呢?有点复杂,简单说和宗法制有关。鲁国是周王室的直系,姬姓,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如果不是嫡长子一支,到了公孙再往后就降一级变成分支了,为了区分就有了氏。一般是以封地、长辈名或者谥号等作为自己的氏。从鲁孝公来算,臧僖伯姬彄可以叫公子彄,他的儿子姬达叫公孙达,他的孙子就降一档,不能叫姬某了,而要用氏来称呼。孙子辈就以臧僖伯的字臧为氏,也就成了现在臧氏的始祖,僖是他的谥号,是他死后政府给下的评价。左丘明生活在鲁定公、鲁哀公时期,都是臧僖伯二百年以后的人了,所以称他臧僖伯没问题。

不举,是不举办,不处理的意思。臧僖伯进谏说:凡是物品不能用来讲大事,就是祭祀、军事这样的国家大事无关,它的材料不能用来制作礼器、兵器,那么君王就不要去亲自操办。

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国君的职责是让人民依照轨、物行事,轨、物是什么呢?

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所以讲习国家大事来端正法度就叫轨,选取材料能够显示等级制度就叫物。这里的采是指文采,指不同等级的人使用的衣服、旗帜、车马装饰等,花纹颜色有明确的等级之分,不能僭越。所以一看文采就知道什么地位的人来了,清宫剧里朝服有顶带,补子,都属于文采一类,一看就知道是几品官。

不轨不物,谓之乱政。行事不合法规,使用物品不合制度,就称为乱政。

乱政亟行,所以败也。乱政屡次施行,就是国家衰败的原因。

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所以四季捕猎,都是在农闲时节演习军事的。

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三年检阅演习军队一次,进入国都要振旅,整顿军队,归来国君要在宗庙行饮至礼,大家喝酒庆祝。来计算军队田猎的成果。

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文彩昭显,贵贱分明,等级有别,长幼有序,这就是讲习威仪。

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角骨、毛羽不登于器。俎是祭祀用的礼器,登于俎就是放到祭器上,用来祭祀的意思。如果一种鸟兽的肉不能用于祭祀,他身上产出的皮、革、齿、牙、骨、角、毛、羽这些东西,不能用于制造礼品或者兵器的话。

则君不射,古之制也。那么国君就不应该去射杀(获取),这是古代传承下来的制度。

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至于山林河川中的产出,生产一般器具用的材料,都是皂隶的事情,归有关官员管理,不是国君该做的事。臧僖伯先说了国君的职责,又说四时田猎,哪些是国君该做的,哪些是国君不该做的。最后说捕鱼这个事,有专人负责,不是您作为国君应该去管的,层层递进,说服力还是很强的。但是鲁隐公能不知道这些事吗?他只是在娱乐活动匮乏的年代里,想给自己找点乐子,所以他还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

【译】春天,隐公准备到棠地观看渔民捕鱼。臧僖伯进谏说:“凡是物品不能用到讲习祭祀、军事等大事上,或者所用材料不能制作礼器和兵器,那么,国君就不要亲自去接触它。国君是把民众引向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人。所以,讲习大事以法度为准则进行衡量,叫做‘轨’,选取材料制作器物以显示它的文彩,叫做‘物’。事情不合乎轨、物,叫做乱政。屡屡乱政,这就是所以败亡的原因了。所以,春、夏、秋、冬四季的狩猎活动,都是在农闲时节进行,并借这个机会讲习军事。每三年演练一次,回国都要对军队进行休整。并要到宗庙进行祭告,宴饮庆贺,清点军用器物和猎获物。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要使车马、服饰、旌旗等文采鲜艳,贵贱分明,等级井然,少长有序:这都是讲习大事的威仪啊!鸟兽的肉不能拿来放到祭祀用的器具里,皮革、牙齿、骨角和毛羽不能用来制作军事器物,这样的鸟兽,君主就不会去射它,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啊!至于山林川泽的物产,一般器物的材料,这都是仆役们去忙活,有关官吏按职分去管理的事,而不是君主所应涉足的事。”

2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鲁隐公说:我是要去巡视国土的,就去了棠邑。让当地人把渔具陈列好,再捕鱼给他看。古代真是没什么娱乐项目,国君跑大老远的看个捕鱼,还挺高兴。臧僖伯也挺无奈,就说自己病了,没有跟着去。用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古代疾和病是不一样的,小病叫疾,大病叫病。《扁鹊见蔡桓公》,一开始扁鹊说:君有疾在腠理,后来就是君有病在肌肤、在肠胃,来说明蔡桓公病情加重的过程。

【译】隐公说:“我准备到那里去巡视。”于是就去了棠地,让渔民把各种渔具都摆出来捕鱼,他在那里观赏。僖伯推说有病没有随同前往。

3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矢,陈列。《春秋》说:鲁隐公到棠地去看捕鱼,这是不合礼制的,而且说他远离了国都。古代走一百公里和现代走一百公里是两个概念。《荀子》中记载魏国精锐步兵“魏武卒”一天行军30公里左右,鲁隐公坐着马车带着一堆随从去旅游,大部分随从还是步行,来回二百公里不得走十天半月的,那时没有电话和网络,国君出来后政务谁处理?所以鲁隐公这件办得确实不靠谱。但这也正常,鲁隐公这一家子就没几个靠谱的,他爹鲁惠公本来给他说个媳妇,结果人家姑娘一来曲阜,他爹自己看上了,就领走了。给他生了个弟弟叫允,鲁隐公后来被公子翚(huī)杀了,即位做了鲁桓公的就是允,允后来娶个了姑娘叫文姜,结果老婆和大舅哥齐襄公私通,后来他骂了老婆几句,就被大舅子搞死了,文姜有个姐姐叫宣姜,私生活也很精彩,所以贵族这个玩意吧,无论东方西方都一个德行。文姜还有个兄弟叫公子小白。

古文观止 第4章|臧僖伯谏观鱼
▲ 鲁隐公一家复杂的人物关系。

【译】《春秋》上说:“隐公在棠地陈设渔具。”不合礼法啊,并且说他去的地方远离国都。

4

先说鲁隐公这个人:名息,父亲鲁惠公,母亲声子,是继室,正室死的早。鲁隐公长大后,父亲给他定了门亲事,是宋国的一个姑娘,姑娘来了以后,他爸一看:哟,这么漂亮!一冲动自己娶了享用了,还立为正妻,后来居上啊。很快生了个儿子,叫允,子因母贵,允就成了太子。允长到七八岁,惠公死了,本来该太子即位,可他还太小,没有执政能力,大夫们就说息(隐公)也挺贤能的,就立他好了,这事一开始息是拒绝的,可架不住群臣撺掇,最终没禁住诱惑,干了!不过作了声明:我之所以干,是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无奈小弟年幼,我就先干着吧,等他长大了我会还位于他的。这一干就是十一年。

时间到了鲁隐公十一年,有个大将叫羽父,手握兵权屡立战功。有一天,偷偷给鲁隐公说:“老大,你看太子(指允)也一天天长大了,你这位置怕是坐不久了,不如咱们把他做掉,你就坐稳了,也给我个宰相当当,怎么样?”鲁隐公说:“不好吧,我当时即位就说了,等他长大要退位让贤的,咱这样做太不地道了,不行不行!”羽父这边碰了一鼻子灰,寻思:鲁隐公不听我的,我做不了宰相事小,万一这事传到允的耳朵里,我这小命恐怕都交代了,我不能坐以待毙!遂找到太子允,倒打一耙,说我得到消息鲁隐公想除掉你,好继续做他的国君,咱们必须先下手为强,而且这个位置本来就是你的……就这样,允信了他,设计杀了鲁隐公,自立为君,是为鲁桓公。

古时候君王行事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自由,春秋时期,君王的行为规范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且要依从礼制,任何违反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僭礼。臧僖伯劝谏隐公观鱼的谏辞中,高明处在于并无一字提到“观鱼”,而句句影射观鱼之类种种非礼的行为本身。

若依礼制,春秋时国之大事只有两件:战争和祭祀。如果一件事物它本身不能够拿来讲习祭祀和军事的,它的材料不能用来制作礼器和军用物资,那么国君就不该花心思去想去做,国君是要把人民纳入法度和礼制准则中的人。这直接就驳斥了隐公欲观鱼的想法,因为观鱼一不能讲习军国大事,二是距离国都较远,劳民伤财,有伤礼制。不讲法度和礼制就是乱政,乱政的行为多了就会导致国家败亡。

所以一切都要按照既定的规则和事物的发展规律来作为行事的准则:春天搜寻未怀胎未产卵的动物进行狩猎,夏天专打踩践庄家的动物,秋天肃杀天气,进行狩猎,冬天动物长成可以不加选择的进行围猎,这体现了我国先民早期的生态平衡保护的意识,只有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够有源源不断的猎物获取。联想到五十年代的清四害运动,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力清除麻雀导致很多地方出现虫害,才让人意识到麻雀作为生态平衡的一环至关重要的作用。

之后僖伯就各种依礼的行为作了具体阐述,国君在军事演习后的各种行为都需依从礼制。也并不直接说明隐公去观鱼不好,只是说那是下等贱役做的事情,潜台词就很明显了:作为一国之君的隐公身份摆在那里,就不能去做观鱼这样的事情。但是隐公玩心较重,虽不敢直接驳斥,反倒狡辩地说:“自己只是要去巡视边地而已。”其实这件事本身来说是违礼的,一件违礼的小事有可能导致其他大的变故发生,所以暗示讥讽隐公从国都曲阜跑到棠地这么远的地方去。

从结构来说,臧僖伯这一番话真是无可挑剔。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全都说得清清楚楚,完全没有假大空的做派。可是鲁隐公呢?“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自知理亏的他简略说了一句我要去巡视,还是去了。把臧僖伯气得呀,推说自己生病了,没跟着一起去。忠心劝谏以失败告终。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总部
上一篇 2023年3月14日 上午9:47
下一篇 2023年3月15日 下午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