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第6章|臧哀伯谏纳郜鼎

古文观止 第6章|臧哀伯谏纳郜鼎

发扬美德,堵塞邪恶,所谓“昭德塞违”,是本篇之纲。本篇用了大量篇幅谈礼仪,保存了关于礼仪的资料。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体现。在阶级社会里,道德礼仪自然是有阶级内容的,但藏哀伯提出国君、大臣不能接受贿赂,应厉行俭约,以免导致国家衰败,是可取的。

1

古文观止 第6章|臧哀伯谏纳郜鼎
古文观止 第6章|臧哀伯谏纳郜鼎

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丘明)拼音打印版

臧哀伯是《臧僖伯谏观鱼》一文中臧僖伯的儿子,在他父亲死后当了鲁国正卿,两篇文章、父子两人分别对隐公、桓公两个君主进行劝谏,劝谏的事情都是君王“非礼”,可以相互参照来读。郜鼎,顾名思义就是就是郜国的鼎,郜国是一个小国,在现在河泽境内,有个地方叫郜鼎县,地处宋鲁之间,总是被欺负。

古文观止 第6章|臧哀伯谏纳郜鼎

▲ 郜国地理位置 传国宝器郜鼎就被宋国抢走了,现在宋国要将这个鼎送给鲁国,为什么要送给鲁国呢?宋国太宰相当于总理大臣,叫华督。在路上遇到一个美女,直接就看傻了,说:“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目送人家的背影消失在街头的转角,口中默念着“太漂亮了”,心中念念不忘。这个美女是谁呢?孔父嘉的夫人。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司马,类似现在的国防部长或者兵马大元帅,他和华督都是宋国公室,殷商王室后裔,姓子,名嘉,字孔父。华督为了霸占孔父嘉的老婆,就杀了孔父嘉。孔父嘉死了之后,到他的重孙子孔防叔逃到鲁国,以孔父嘉的字为氏,就是现在的孔氏。

古文观止 第6章|臧哀伯谏纳郜鼎

▲ 孔子的家族谱系 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咱们的孔圣人孔子的父亲。华督为了强抢人妻私自杀了国防部长,这事儿怎么和国君交待?华督够狠的,索性就把国君也给杀了,拥立公子冯为宋庄公,实际上自己把持国政。为了稳定国内的政局,华督急需国际社会对他们合法性的认可,所以就向周边几个大国行贿。于是就把郜鼎送给了鲁国。

2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tài)庙,非礼也。

夏天四月份,鲁桓公从宋国取回了郜鼎。春秋时期虽然历法不是很成熟,但已经非常接近于现在的农历,农历四月就是初夏了。鲁桓公取得郜鼎后怎么处理呢?放到了祖庙里,但是这样做是不合于礼法的。开篇就下了定论,鲁桓公办的这事儿“非礼”。对比《臧僖伯谏观鱼》中的文末才下定论,可以看出鲁桓公这次做的事情性质比鲁隐公观鱼恶劣很多。

【译】夏四月,鲁桓公从宋国取得原属郜国的传国大鼎,放进太庙,这是不符合礼仪的。

3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huó)席,大(tài)羹不致,粢(zī)(sì)不凿(zuò),昭其俭也;衮(ɡǔn)冕黻(fú)(tǐnɡ),带裳(chánɡ)(bī)(xì),衡紞(dǎn)(hóng)(yān),昭其度也;藻率(lǜ)(bǐnɡ)(běnɡ),鞶(pán)厉游(liú)缨,昭其数也;火龙黼(fǔ)(fú),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yánɡ)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qí)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luò)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臧哀伯劝谏说:作为国君,要彰显德行,遏制不德的行为,以此来作为百官的榜样,即使是这样做还惧怕有做不到的地方,所以发扬美德来晓示教导子孙。令,是美好的意思。令德,就是美德。诗经赞颂周天子有高洁的德行,美好的声望,说:如圭如璋,令闻令德

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因此清庙茅屋,清庙就是祖庙,祖庙都是茅草屋。大路是一种大车,一般指天子祭祀坐的车。越席是指蒲草编制的坐席。天子去祭祀坐的大车上铺的是茅草席。大羹是祭祀用的肉汤,致是调味。祭祀用的都是不调味的白煮肉。粢食是祭祀用的粮食,凿是加工。祭祀用的粮食都是没有加工的粗粮。为什么这么做呢?昭其俭也,为了昭示节俭。

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这些都是衣物和相关的配饰。穿什么衣服,戴什么佩饰,都是有规定的,是昭示法度的。

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这些都是用具和装饰。根据地位高低使用数量都是不同的,是昭示等级的。

火龙黼黻,昭其文也。衣服上的图案,不同地位的人使用的也是不同的,这是昭示纹采的。

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颜色和图像,使用的也是不同的,是昭示物品的。

钖鸾和铃,昭其声也。各种铃铛是昭示声音的。

以上这些说的都是礼法中的等级制度。

三辰旂旗,昭其明也。画着三辰,日月星的旗帜,是昭示光明的。为什么要说这些呢?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所谓的德行,俭朴符合法度,数量的增减依照规定。

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通过文采图像来管理,通过声音和光亮来表达。

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这样来管理监督官员,官员们因此而警戒恐惧,从而不敢轻视法律法规。易有更改的意思,也有轻视的意思。

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赂器指郜鼎,是别国用来贿赂鲁国的物品。现在废除德行,树立不德,而把别人的贿赂放到太庙里展示给所有的官员看。

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百官都来效仿,又能惩罚谁呢?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章是公然彰显的意思。国家衰败是从官员走上邪路开始的,官员失去德行,是从公然受宠和收受贿赂开始的。

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把郜鼎放在太庙里,还有比这更明显的吗?这都是以国家为主体去受贿了,而且放在太庙里展示,性质极其恶劣。鲁隐公观鱼时无非是“不轨不物”,不合礼仪,臧僖伯还是在劝谏,而这里臧哀伯说起纳郜鼎是灭德立违、章孰甚焉,已经不只是劝谏,更是严厉的指责和批评了。说鲁桓公在这件事情上已经践踏道德,违背道义。接着臧哀伯下面又做了一组对比。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武王打败商朝这是正义的,符合天道的。然而周武王将商的九鼎迁到都城雒邑,尚且引来忠义之士的非议。

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况且现在是将昭示违背礼法的贿赂之物公然放置在太庙里,这是要干什么呀?

公不听。鲁桓公没有听从他的劝谏。

上一篇《郑庄公戒饬守臣》中说过鲁隐公十年的时候,郑、齐、鲁三国结成同盟,同年他们干的一件大事就是鲁国打败宋国,郑国攻克郜国,之后郑国把郜国给了鲁国,所以鲁国在三年前已经实际控制了郜国。现在宋拿着象征郜国宗室传承的国宝郜鼎来向鲁桓公行贿,鲁桓公肯定是舍不得放弃的。

在《臧僖伯谏观鱼》里提到过,鲁桓公是权臣公子翚弑杀鲁隐公后拥立的,这一点和宋公子冯也就是宋庄公的即位过程极其相似。所以他本身也无法在道义上去指责华督弑君之罪。虽然臧哀伯的劝谏没有被鲁桓公采纳,但是却得到了舆论的高度赞赏。

古文观止 第6章|臧哀伯谏纳郜鼎

▲ 鲁桓公即位过程

古文观止 第6章|臧哀伯谏纳郜鼎

▲ 宋庄公即位过程和鲁桓公很像似【译】臧哀伯规劝桓公说:“作百姓君主的人,要发扬德行,堵塞违礼的行为,以便监察百官,就这样还怕有不足之处,还要显示各种美德以传示子孙。所以那清静肃穆的太庙用茅草做屋顶,祭祀天地的车子用草席做垫子,祭祀用的肉汁不用五味调和,黍稷、糕饼等祭品不用舂过的好米,这些是为了显示节俭。祭祀的礼服、礼冠,蔽膝、大圭,腰带、裙子、绑腿、靴子、冠上的横簪、冠旁的填绳、系冠的带子、冠顶的盖版,这些是为了显示等级上的差别。玉垫、刀饰、革带、带穗、旌旗上的飘带、马颈上的革带,这些是为了显示礼数上的差别。礼服上火形、龙形、斧形、弓形等花纹,这些是为了显示纹彩上的差别。用五色绘出各种图像来装饰器物服饰,这是为了显示器物物色的差别。马铃、大小车铃、旗铃,是为了显示声音节奏,旌旗上画的日、月、星辰,是为了显示光明。所谓德行,就是节俭而有法度,事物的增减都有一定的数量,并用纹彩和颜色加以标志,用声音和光亮加以表现,以此来监察百官,百官这才警戒畏惧,而不敢违反法度。现在君王毁灭德行,树立违礼的坏榜样,把别国贿赂的宝器安放在太庙里,以此明白昭示百官。百官都来效法,君王又用什么去惩罚他们呢?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不走正道。官吏丧失德行,则是由于国君宠爱和贿赂风行的缘故。郜鼎放在鲁国的太庙,还有比这更公开的贿赂吗?武王打败殷商,将九鼎搬到王城,义士尚有批评他的,更何况将标志违礼作乱的贿赂之器放在太庙,又该怎么样呢?”桓公不听。

4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周的内史官听说这件事情之后说,臧孙达就是臧哀伯的名字,哀是他的谥号。

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倒装句,臧孙达其于鲁有后乎!臧孙达在鲁国会有后代。意思是他的后人在鲁国会长久的作官享有俸禄。为什么呢?

君违,不忘谏之以德。国君做了违背德德的事情时,他没有忘记用德去劝谏国君。

【译】周朝的内史听到这件事,说:“臧孙达的后代大概会在鲁国世代享受爵禄吧!国君违礼,他不忘用德行加以规劝。”

5
公元前710年的春天,宋国太宰(官职)华父督杀死司马孔父嘉,并占有了孔父嘉“美而艳”的妻子。宋殇公为此很生气,华父督害怕,就干脆把殇公也杀了,另立宋庄公。华父督为了取得各诸侯国对此事的默认,先后对齐、陈、郑、鲁等国进行贿赂。鲁桓公接受了宋国送给的郜鼎,并把它安放在太庙里。鲁国大夫臧哀伯认为这样做“非礼”,会导致官员腐败,甚至导致国家败亡。于是对桓公进行劝谏。

臧哀伯,《臧僖伯谏观鱼》中的臧僖伯的儿子,由此也可见父子二人都是忠君直谏的忠臣。

臧哀伯这篇谏辞,并不先说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这件事如何不对,而是以高屋建瓴之势,首先提出“君人者”最根本的社会职责是“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接着就从礼制这个大视角,连用七个排比句,从七个方面,即“昭其俭”“昭其度”“昭其数”“昭其文”“昭其物”“昭其声”“昭其明”,来阐明君主如何体现和落实这一根本社会责任;然后,话锋一转,才落到桓公“纳郜鼎”这件“灭德立违”的事情上来。并在指出这一事件必将导致的恶劣后果以后,还用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雒邑”招来“义士”非议的历史教训,警醒鲁桓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种“灭德立违”的错误举措的危害性。这篇谏辞行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逻辑能力,而且气势显得特别恢弘,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臧哀伯谏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简单来说,作为君王要当好“道德模范”,做好百官和子孙后代的表率。放到现在还有很好的警示和垂范作用。

提出论点后,臧哀伯分别从俭、度(等级)、数(数量)、文(纹彩)、物(器物)、声(声音)、明(光明)举例论述了不同场景下、不同等级官员的礼数规范。

6

现代社会中,礼数简化多了,规范个人比如服装的礼数基本没有了,看似文明进步了很多,但其实容易造成混乱,比如不规范官员接待标准,公款吃喝就泛滥成灾。

正是有一套的规范,“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百官才不敢违纪。违德乱礼的郜鼎被放在太庙,岂不是暗示百官可以效仿呢?即“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这篇《臧哀伯谏纳郜鼎》,粗看似乎只有华丽的词藻,和一点“礼”的知识,细看却能看出中华文明对抢掠文物的态度。

一直以来,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西方博物馆从来以霸占、展示殖民时代从各地烧杀抢掠而来的战利品文物居傲、为荣,除了被侵害国抗议,比如每每出现中国被劫文物拍卖,必引起举国的爱国热情,但劫掠国内部倒并没多少反对意见。而今,西方国家在最能彰显自身文明的国家博物馆一而再再而三地炫耀劫掠获得的文物,是不是也是在向世人暗示此等殖民行为可以、乃至应当效仿呢?而西方国家少有人抗议,是否也意味着他们对殖民历史仍然保持着洋洋自得的优越态度呢?

在西方国家,诸如“性别平权运动”、“环保运动”,倒是一波接着一波,这些运动一般被认为是西方文明优越性的代表,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我们国家在此方面落后于人,是落后文明。所以相应地,想必很多人认为这些热心肠的人应该也发起一次“西方归还盗窃文物运动”作为高级文明的表率,可惜没有。

而藏哀伯反对纳郜鼎于太庙也表明了中华文明对劫掠之物的态度,与西方文明迥异。

在本文中,鲁桓公虽然没有纳谏,这是春秋礼崩乐坏的大环境所致。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1)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总部
上一篇 2023年3月16日 下午9:51
下一篇 2023年3月17日 下午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