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披见谁得势就依附谁,本不值得称道;但他掌握着关系晋文公命运的机密,又能说出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不由得晋文公不见他。晋文公能放弃前怨,接受意见,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胸怀,所以能避免祸害。
字词解释:
吕、郤(xì):吕即阴饴甥,他的采邑除阴外还有吕(今山西霍县西)、瑕(今山西临猗附近),故又称吕甥、瑕甥。郤即郤芮。二人都是晋惠公、晋怀公的旧臣。
畏逼:害怕遭受迫害。
弑:古时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见:谒见。
寺人披:指叫披的寺人,寺人为内官,即后来的宦官。
使:派人来到某个地方。
让:斥责。
蒲城之役:献公曾被骊姬迷惑,欲立骊姬之子奚齐,逼死太子申生,抓捕夷吾和重耳(文公),而寺人披乃所派去攻打重耳居住地蒲城的人。
一宿:隔一夜。
女:同“汝”,你。
田:打猎。
中宿:隔两夜。
袪(qū):衣袖。
入:回到国内。
其:在这里表示推测语气。
之:指为君之道。
及难:遭遇灾难。
唯力是视:即“唯视力”,只看自己力量多大,就尽多大力量。
余何有焉: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齐桓公置射钩:鲁庄公9年(公元前685年),管仲奉公子纠与齐桓公战于乾时,管仲曾射中齐桓公革带上的钩,后来他投奔齐桓公,齐桓公能听鲍叔牙劝说,置射钩之仇而不问,任用其为相。
潜:秘密地。
诱:诱骗。
参考翻译:
吕甥、郤芮害怕受到威逼,要焚烧晋文公的宫室而杀死文公。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训斥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的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逃到狄国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样快呢?在蒲城被你斩断的那只袖口还在。你就走吧!”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为君之道。如果还没有懂,恐怕您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您当时是蒲人或狄人,对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您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狄那样的事件吗?从前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您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您下驱逐的命令?这样,要逃走的人就会很多了,岂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于是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即将发生的叛乱报告了文公。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商量应付的办法。三月的最后一天,晋文公的宫室果然被烧。瑕甥、郤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逃跑到黄河边上,秦穆公诱他们过河把他们杀了。
背景:
晋文公元年(鲁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晋国大臣吕甥、邵芮密谋纵火烧死晋文公。宣官寺人披得知此事后,求见晋文公。寺人披此前曾两次刺杀文公,文公不想见他。后经寺人披一番合情人理的辩白,文公才答应接见他。寺人披告诉文公吕甥和部芮的阴谋,这才避免了一场祸乱的发生。
《寺人披见文公》鲁僖公二十四年
1
前面的文章中晋文公有如神龙,只露出一鳞半爪,在这一篇中他终于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孟子·告子章句下》中的名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这段话真的就是重耳从一个世家公子成长为一代霸主的真实写照。
申生、重耳、夷吾,这三位公子都出生的比较早,他们见证了爷爷晋武公曲沃代翼的最后阶段,父亲晋献公即位接手完整晋国的时候,重耳已经21岁了。可以说他们是在血与火中成长起来的,本来一切风平浪尽,岁月静好,直到骊姬之乱的发生。父亲年老昏聩,偏听宠妃,逼死了大哥申生。僖公五年又派兵攻打重耳和夷吾的封地,此时重耳戍守边邑,手握兵权,又得人心。但是和哥哥申生一样,孝在他心中占的比重更多一点,于是他下令军队不得抵抗,选择了前途未卜的逃亡之路。
▲ 重耳逃到了蒲邑,夷吾逃到了屈邑
夷吾则和两个哥哥不同,他起兵对抗父亲,一年后才战败逃亡。晋献公去世后,国内的大夫们曾到翟国找重耳回去即位,但重耳说,我是违背父命出逃的人,父亲去世我也没能在灵前尽孝,实在不敢回国即位。于是弟弟夷吾顺利即位,是为晋惠公。
僖公十五年,韩原之败后,晋惠公忌惮哥哥重耳在国内的名声,派人去翟国追杀重耳,重耳被迫离开寄居十二年之久的翟国,再次踏上逃亡之路。七年间,他经历卫、齐、曹、宋、郑、楚、秦数国,饱尝人世冷暖。
▲ 重耳的逃亡路线
僖公二十三年,弟弟夷吾去世。他的侄子公子圉即位,是为晋怀公。晋怀公并没有善待出逃的伯父,而是逼迫他。甚至杀死了他的外公狐突,晋国大夫们在惠公时就已经心生不满,现在怀公又囚禁杀害大臣,再次激化了晋国上层的矛盾。重耳不得已,准备回国夺取晋侯之位,又或者说,经过十九年的流亡生涯,他回国夺取政权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回国,重耳迅速集结起自己的亲信,二月在郇(huán)邑与秦、晋两国大夫盟誓,掌握了晋国军队。之后进军曲沃、祭祀宗庙,取得了晋国权柄。第二天,派人到高梁杀死了侄子晋怀公,晋国的霸业也由此拉开帷幕。
▲ 秦穆公纳重耳路线
朝中绝大多数大夫都支持他,但唯有晋惠公派系遗留下的大夫害怕遭到清算,阴谋杀害他。
2
吕、郤(xì)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qū)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吕是吕甥,就是韩原之战后去和秦穆公谈判的阴饴甥。郤是郤芮,他是当年和晋惠公夷吾一起逃亡的老班底,也是帮夷吾谋划回国即位的主要功臣。畏逼,害怕受到迫害。吕甥、郤芮害怕受到迫害,计划纵火焚烧宫殿以杀死晋文公。
寺人披请见。寺人就阉人、宦官,得益于畜牧业的发达,掌握成熟阉割技术的国家中,统治阶层普遍有使用阉人的习惯。不止古代中国,苏美尔人、埃及人使用阉人的历史要更古老,一般都是供王室内廷使用,能够比较有效地保证统治者的血统传承。当然畜牧业不发达的国家,不懂得阉割技术,怎么保证后宫的稳定呢?奥斯曼帝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在内廷只使用黑人奴仆。本文的主角是一个寺人,名字叫披,又叫履鞮(dī)或勃鞮。履和鞮都是鞋子的意思,用鞋子命名,可见寺人披出身地位不高。寺人披探听到吕、郤的计划,前来求见晋文公。
公使让之,且辞焉。让,责备。晋文公让人责备他,并且拒绝接见他。为什么呢?
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蒲城之役,鲁僖公五年,晋献公派兵攻打重耳封地蒲城,虽然重耳没有反抗,但毕竟出兵了嘛,所以叫蒲城之役。一宿,就是一夜。蒲城的时候,献公让你一晚到达,你当天就到了。左传僖公五年中有记载,晋献公派寺人披讨伐蒲,重耳翻墙逃亡,披一刀斩断了他的袖子。《史记》中记载的更加详细,寺人披兵临蒲城之下后,亲自到了重耳大本营逼迫重耳自尽,重耳逃跑,寺人披斩断了他的袖子。可见这个披非常强,不仅能带兵,而且胆识非凡。
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重耳的母亲是狄族人,重耳跑到了姥姥家,在翟国待了十二年,所以这里说从狄君,跟着狄的君主。田,打猎。那之后我跟从狄君在渭水边打猎。你为了惠公来刺杀我,让你三个晚上到,你第二晚就到了。这个寺人披执行能力非常强,而且非常直接。重耳跟随狄的君主一起打猎,防卫力量肯定不弱,寺人披直接就杀过去了,重耳得到消息,被迫再次逃亡。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晋文公很委屈啊,即使你有国君的命令,也不用行动这么快吧?
夫袪(qū)犹在,女其行乎!袪是袖口。蒲城被斩断的袖子还在呢,你还是走吧。晋文公这时明显还不明白寺人披这一角色的定位,只知道他服从晋献公、晋惠公的命令来杀过自己。但他仍然只是让寺人披离开,也体现了他的胸襟。如果吕甥、郤芮不发动反叛,也许晋文公不讲前嫌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下面寺人披开始表明自己的内心。
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寺人披说:臣以为,您已经做了国君,应该知道为君之道了。
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如果还不知道的话,又会遭遇灾难。他的言辞和他的刀一样直接干脆。您是没明白我是什么人啊。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国君的命令就是唯一信仰,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铲除国君所厌恶的人和物,就要用尽自己的全力。
蒲人、狄人、余何有焉?您当时还不是国君,对我来说,您在蒲就是蒲人,在狄就是狄人。我奉命去杀一个逃亡的蒲人或狄人,对我来说有什么问题吗?寺人披这里说的很清楚,我作为寺人,是忠于国君的,谁做国君我就听命于谁,或者说寺人披的属性并不是人,而是某种工具,是一把尖刀,决定这把刀刺向哪里的,一直就是后面那只手。刀的使命就是跟随手的动作,一往无前、斩断前面的阻碍。之前的手是晋献公、晋惠公,他们指向了你,所以我尽全力杀你,现在你变成这只手了,我就会无条件的效忠你,这就是我要告诉您我的为臣之道,也是我要告诉您的为君之道。
即位,其无蒲、狄乎!如果您还是没听明白的话,您即使现在即位为国君,难道就没有逃亡在蒲和狄时的危险了吗?
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齐桓公把射钩的恩怨放到一边,而任命管仲为相。管仲当年拦截齐桓公回国即位时,一箭射中了齐桓公腰带上的钩子,齐桓公装死才顺利回国即位。后来齐桓公听从鲍叔牙之言任命管仲为相治理国家。
君若易之,何辱命焉?如果您改变齐桓公的做法,何必劳烦您下命令呢?意思是说,如果您不是和齐桓公一样有宽阔的胸怀,我早就逃跑了,哪里还需要您下命令赶我走呢?齐桓公作为第一任霸主,确实给诸侯们树立了一个正面的榜样,寺人披这里也将晋文公比作齐桓公,晋文公心里肯定是高兴的。
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刑臣是寺人披的自称,因为他是阉人受过宫刑所以自称刑余之人。如果您不是宽洪大量,出去的人多了去了,难道只有我一个吗?这几句话说得非常讲究,短短几十个字,先抑后扬。先说你不懂为君之道,之后表达了自己的心迹,解释清楚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最后拔高主题,将晋文公放到和霸主齐桓公同样的高度,极力赞扬晋文公,可见寺披的言辞能力一点也不比阴饴甥差。《阴饴甥对秦伯》时,秦穆公已经决定释放晋惠公,所以他的言辞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而寺人披面对的则是有宿怨的晋文公,而且对方明确要赶他走,他完全是用言辞的力量改变了晋文公的想法。
公见之,以难告。晋文公于是接见了他,他把吕甥、郤芮的计划告诉了晋文公。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晋文公隐秘地前往王城和秦穆公见面。
己丑晦,公宫火。阴历三十日,晋文公宫室失火。
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阴饴甥、郤芮没有找到晋文公,于是前往黄河,这应该是知道晋文公的去向了,秦穆公诱杀了他们。
【译】 吕甥、郤芮害怕受到威逼,要焚烧晋文公的宫室而杀死文公。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训斥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的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逃到狄国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样快呢?在蒲城被你斩断的那只袖口还在。你就走吧!”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为君之道。如果还没有懂,恐怕您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您当时是蒲人或狄人,对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您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狄那样的事件吗?从前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您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您下驱逐的命令?这样,要逃走的人就会很多了,岂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于是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即将发生的叛乱报告了文公。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商量应付的办法。三月的最后一天,晋文公的宫室果然被烧。瑕甥、郤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逃跑到黄河边上,秦穆公诱他们过河把他们杀了。
3
晋文公再次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稳定了政局,于是迎回了他在秦国的妻子,秦穆公的女儿赢氏,秦穆公又送给晋文公三千护卫,帮他稳定公室。秦晋也进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蜜月期。
历来在这一篇文章的点评中,对寺人披的评价普遍不高,大多认为他反复无常,见风使舵,是个小人。寺人的存在一开始就不是独立的,他们是王权的附属物,他的名字:履鞮(dī)、勃鞮,是鞋啊。他的属性根本不是人,而是东西。他们的使命和命运从来就不是去区分善恶、维护正义,而是听命于他们的主人——国君。寺人披也解释得非常明白,重耳不是国君的时候,对他来说“蒲人、狄人,余何有焉?”重耳现在是国君了,他就必须来履行忠于国君的义务,提醒他危险的到来。所以寺人披一直是在忠于自己的职责的,我们也不应该给他一个小丑的待遇。
4
晋献公有九子,因听信宠妾骊姬之谗,改立其子奚齐,而逼死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即晋文公)出奔蒲,献公命寺人披攻打蒲,重耳越墙而逃,被披追上砍掉一只袖子。晋献公死,重耳的弟弟夷吾继位而为惠公,惠公又派披到狄追杀重耳,重耳再逃,流亡国外十九年后回国为晋文公。又遭惠公旧臣吕、郤谋杀。晋惠公死晋怀公继位。秦穆公发兵送重耳归晋,晋国的大臣多欢迎重耳。
重耳回国后,吕甥(即阴饴甥。阴、吕、瑕都是其封邑)和郤芮,他们都是晋惠公和晋怀公的旧臣,怕受到晋文公的迫害,谋划在晋文公还没有稳住局势时,准备发动一场政治叛乱,焚烧公室杀死晋文公。正是在这种政治风云变幻的情况下,勃鞮(即寺人披)这位晋文公昔日的仇人来求见晋文公。见与不见,这真是一个问题。
晋文公动怒,但没有报复,只是派人劝其逃走。晋文公也是常人,有着人所共有的情感:别呆在这里了,也许一会儿越想越恨我就杀了你。胸襟的容量已见端倪。也正是这一表现,才使寺人披放了心。
接下来寺人披辩解道:我只是国君的忠臣,他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如此尽忠效力,我如此有能力,现在你担任国君,难道就用不到我了。这是寺人披对自我的认定和肯定。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寺人披确实抓住了晋文公的心理特点,他刚上任,国内政局不稳,他确实需要一批为自己卖命的人。目前身边虽有和他一起流浪的久经考验的数位忠诚之士,但是对治理国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然后又列举了“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寺人披的这一番话,机智善辩,话中有话,变被动为主动,很明显的是他不是来求饶的,反而是来考验晋文公是否有容人的雅量的,寺人披是有这个底气的。
寺人披的归附,使晋文公明确要振兴晋国,必须团结臣民,安抚人心,稳定政局。此时的晋文公已经知人善用,权衡利弊,不计前怨,注意树立威信和笼络民心,俨然是当时的一个政治家的作为和风度了。
虽然寺人披见谁得势就依附谁,这不值得称道。《明朝那些事儿》有一句话说得好:“对于帝国而言,马屁精固然需要,但那些人是拿来消遣的,该干活的时候还得找有能力的人。”
“读史使人明智”,在本文中,晋文公对寺人披的处理上,化敌为友,表现了政治家的宽容大度的胸怀,他以国事为重,不计前嫌,因而避免了一场政治灾难。而寺人披的随机应变、机智善辩、足智多谋,也通过他个性化的语言得以充分展示,充分说明了他不是一个等闲之辈。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