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主张对群众的诽议,只可疏导,不可压制。他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危害甚大; “宣之使言”,大为有利。厉王不听劝告,终于得到了应得的惩罚。本文气势充沛,能将恰当的比喻与透辟的说理有机结合起来,很有见地。
【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那些指责他的人杀掉了。于是,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喻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在国君身边的大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德高望重的人劝诫他,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这大概才是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的办法吧。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在考虑成熟之后自然就表现在言谈中,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周厉王不听,从此以后,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注释】
莫:没有谁。 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弭(mǐ)谤:消除议论。弭,制止。 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住。
壅(yōng):堵塞。 为川者:治水的人。为,治。
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决,排除。导,疏通。 宣:开导。
(11)听政:治理国政。听,治理,处理。 (13)至于:以及。
(14)列士:上士,中士,下士。 (15)诗:指采集于民间的讽谏诗,不是指《诗经》。
(16)瞽:盲人。 (17)箴:规谏的文辞。
(18)百工:这里指各种乐工。 (19)耆:六十岁的人。 (20)艾:五十岁的人。
(21)悖:违背。 (22)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 (23)隰(xí):低下而潮湿的土地。
(24)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25)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26)宣言:发表议论。
(27)善败:治乱。 (28)于是:从这里面。 (29)所以:用来……的方法。
(30)阜:丰富,增多。 (31)成:成熟。 (32)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
(33)胡:怎么。 (34)与:帮助。 (35)彘(zhì):晋国地名,今山西霍州。
《召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周语上
大家一看这个题目就知道说的什么事情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厉王是周朝的第十任君主,他的谥号“厉”是恶谥中的恶谥,历史上昏昧无道的君主很多,但称为“厉”的真没几个,周厉王是第一个。
西周自穆王起,日益衰微,戎狄交侵,暴虐中国。到了周厉王时期,内部政令严苛,外部战争不断,国内矛盾空前尖锐。
1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公开指责。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公开指责他。
注意国人这个团体很意思,是周朝特有的,和现在咱们所认知的国人概念不同,其主要成员是士以及城市内的工商业者,他们受过教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即享有有限的政治权利,又有需要尽的政治义务,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又难以上升。国人群体随着周朝的延续一直在发展壮大,实际上这也是宗法制导致的,贵族老爷们一直在生孩子,但享有继承权的只有嫡长子。其他的次子庶子一级一级下降,自然而然就扩充了国人的队伍中,人只能往下降无法往上升,社会中下层有限的空间过度拥挤就引发了爆炸。其影响就是礼乐崩坏,整个社会制度大坍塌。
到秦国一统六合,旧封建贵族阶层被彻底粉碎,国人也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所谓读史明智,古可鉴今。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召公是周厉王时的卿士,他来告诫说:国人已经不堪忍受残暴的政令了。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周厉王大怒,从卫国找到了巫师,让他监视批评他的国人。不知道为什么找巫师来搞监控,大概是个有魔镜的巫师吧。
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巫师说谁批评厉王,厉王就把谁杀掉。最后国人没有敢说话的,在路上只以眼神示意。
道路以目四个字画面感特别强,就像是北平和平解放前夕,满城都是地下工作者一样。同时说明一件事情,这个巫师没有魔镜,大概是以巫术为名搞白色恐怖,以为杀几个人就能震慑国人。
【译】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的暴政。召穆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政!”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随便说话了,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2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yōng)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gǔ)献曲,史献书,师箴(zhēn),瞍(sǒu)赋,曚(méng)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qí)、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xí)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周厉王大喜,去和召公显摆,说:我就说我能平息诽谤,你看没人敢说话了吧。我们偶尔会看到某些未成年犯罪,非常残忍,但他们自己却感觉不到自己在作恶,天真的恶,很可怕。回头看周厉王这时的洋洋自得,是不是也有天真烂漫的感觉呢?
召公曰:是障之也。
障,阻塞。召公说:你这哪里是弭谤,明明是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恶意带节奏的、传播谣言的必须要打击,但评论和批评的自由还是要给民众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建造堤坝堵塞的意思。堵住国民的嘴,其后果比堵塞河川更严重。
川壅(yōng)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壅,壅塞。溃,决堤。河川被堵塞,一旦发生决堤,必然伤害到很多人,人民也是同样的道理。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所以管理河川之人,疏浚河道使水流畅通。治理人民的人,要引导他们,让他们畅所欲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gǔ)献曲,史献书,师箴(zhēn),瞍(sǒu)赋,曚(méng)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qí)、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
公、卿、士统治阶层的大小官员们,要向天子献诗。献诗主要是指采风,将各地民歌采编后献给王室。因为诗言志,这是社会舆情的风向标。诗经就是政府工作人员采集汇总编纂的。瞽,瞎子。古代乐官一般是盲人,所以后来瞽也成了乐官的代称。受中国影响的日本也是如此,很多电影和漫画里都有体现。
乐官向天子进献音乐,之前咱们读《季札观周乐》,贤者可以从乐声中听出国家兴亡。史,史官。他们要向天子进献古代典籍,从中学习治国纲要,知兴亡大势。师,指少师,向天子进献箴言,规劝告诫之言。瞍和曚也是瞎子,他们和瞽不同,他们是歌者。赋是有韵律的歌唱,诵是抑扬顿挫的诵读,宫廷音乐的从业者都是盲人,大概是目盲者对声音更敏感,也有可能某些表演场合不适合有眼睛的人在场,那时候也没有单向玻璃对吧。
百工是各种工匠,都来劝谏。庶人就是平民。传语,把意见辗转上传。左右近臣规劝天子,宗室亲族弥补察政。瞽是乐官,乐官之长称为太师。太师、太史要施以教诲。耆是六十岁的老人,艾是五十岁的老人,这里指代元老重臣,他们负责劝诫天子。以上这些,除了公卿大臣之外,列士、百工以及部分庶人都属于国人的范畴。天子处理国政,有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之后由天子斟酌裁决。这样政令才能得以推行,而不违背事理。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人民有嘴巴,就像是土地有山川,财富从这里产出。
犹其有原隰(xí)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就像有原野、沼泽、沃土一样,衣食从此而来。前面说民口如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但是只要合理引导,也有像山川一样产出财富。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百姓把心里话说出来,政令的好坏才能反映出来。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
施行好的政令,防备不好的政令,如此才能丰厚财物产出。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百姓口中说的正是心中思虑的,天子要成全他们,让他们说出来,怎么可以堵住他们的嘴呢?
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堵住百姓的嘴之事,还能有多少人支持你呢?
【译】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穆公说:“我能制止毁谤了,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召穆公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啊。可是,阻止人民说话的危害超过了堵塞河川的危害。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此,治水者只能疏通河道而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谏之力,君王的同宗都能弥补、监察国王的过失,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加以谆谆教诲。
年高望重的师傅再进一步劝诫他,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常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百姓发表言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都能表露出来。人们认为好的就尽力实行,认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才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老百姓把内心考虑的事说出来,这是内心想法的自然流露,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
3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zhì)。
周厉王不听,睁开眼打了个哈欠,你说的啥?于是国人都不敢说话了,三年后,国人暴动,把周厉王流放到了彘这个地方。
为什么周厉王不出兵镇压呢?周时施行征兵制,国人群体本身就是周王室的兵源,兵源暴动,你怎么征兵镇压。同时当时的贵族阶层也已经无法忍受周厉王而选择了背叛。周厉王被赶出镐京后,召公、周公代行国政,周朝进入了共和执政时期。不过,竹书纪年中有不同的记载,书中说共公摄政,周公、召公辅政,共公名叫和,所以叫共和执政。十四年后,周厉王的儿子长大成人,大家还政于他,是为周宣王。周宣王死后,就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译】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4
《古文观止》第二卷中咱们读了几篇关于子产的文章,孔子称子产为古之遗爱,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他不毁乡校,保护国人的言论自由。对于国人对朝政的评论,“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这一段话是不是和召公的“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有相似之处呢?也许子产正是以周厉王为鉴,反其道而行之,才成就仁人之名的吧。
5
周厉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任用佞臣,封山占水,不让人打柴、渔猎,断绝广大民众的生计。他还增加平民的负担,对邻邦进行不义的征伐。他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
但是,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发现,厉王又是军功赫赫之人。周厉王时代,噩侯驭方联合淮夷、东夷,发动对周王室的战争,近代发掘出土的“禹鼎”中载:“天降大丧于下国”,显然这场战争对周王室的震动非常大。作为在史书名不见经传的噩国,周厉王甚至出动王牌军队,“王乃命西六师、殷八师”,这场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噩侯驭方为什么要反叛?
周厉王是一个面对“积重难返”的国家,他的对立面是强大的旧贵族。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都进行改革。当时王室衰微,天下诸侯们也多心知肚明。当时的周厉王正在推行经济变革,想要向贵族们所占有的山林川泽征纳税赋。这些贵族不仅仅只是王城周围的贵族,而是整个分封体系下的诸侯国。那些做大做强的诸侯如晋齐鲁宋等,在沉重税赋面前尚能自给自足,但对于小诸侯国而言,骄奢淫逸的公室开支,本来就已经让他们入不敷出,而大诸侯国百余年间独擅征伐,小诸侯国本就在夹缝中生存,面对周厉王增加税赋的做法,绝对是相当反感的。
西周时代的山林川泽早已为各级贵族所垄断,真正与民争利的是诸侯贵族,周厉王只是希望改变其归属而已。在西周体制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厉王要解决归属问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诸侯贵族们享受了数代的财富,转眼之间就要被天子所掠夺,他们当然不会束手待毙。
史书中说“爵以贿成”,就是出卖爵位以解决王室经济的困难,可见周厉王时代的国库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周厉王发动经济变革,是万般无奈之下的举措,势在必行而已。此时位居南方的噩国,北有天子,南有楚国,身处四战之地,生存的难度,比之中原诸侯又更为甚。狗急跳墙,人急了就要闹事,噩侯的决定就是反叛。
《史记》曾记载殷纣时以西伯昌、九侯、噩侯为三公,可见噩国在殷商时代还是非常厉害的诸侯国,甚至当时可能是南方最大的强国。然而此时噩国力量无法与周天子的西六师、殷八师匹敌,这场反对变革的战争,结局正是所谓“勿遗寿幼”,噩侯全家被斩尽杀绝,噩国灭亡。在这方面来说,厉王是立有军功的。
然而在经济改革方面,厉王却是失败的。厉王与其他为个人享乐而暴虐的君王可能又有些不同,更多是国内外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国内政策的失误。一个有为君主的做法应该是加强与贵族、平民的团结合作,从而一致对外,显然厉王算不上。周厉王的那个差劲的父亲周夷王,还曾干过烹杀诸侯的事情,来争取王室的权威。对周厉王而言,要堵住悠悠众口,似乎成为更不可能的事情。
周厉王竟然颇有先见之明的,成立了一个类似后世的锦衣卫的机构,专门散布在天下,以监控舆论。“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对周厉王而言,在任其间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社会改革,而舆论最为集中的,就是关于改革的意见,奴隶们是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力的,那么卫巫所监控的,就多半是西周贵族们的舆论了。这似乎更像是派系内部思想的统一,本质就是派系斗争的结局,只不过作为君王的周厉王一派,没有赢得最后的胜利而已。
6
召公的劝谏分三点:
1、一句经典的句子,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2、因势利导,使得公卿、乐师、史官、少师、百工、平民、内亲、近侍等社会各阶层的人各自有序地谏言,君王综合裁定,就可以行而不悖。这是天子的传统。
3、防名之口对人民的生产生活、经济的发展均贻害无穷。经济是厉王面对的严峻难题,召公强调这一点,或许更多是为了说服引导厉王。
不过,这些都无法说服厉王,他依加重对国人的剥削力度,包括贵族、平民在内的社会各阶层都深受其害。最后爆发了历史有名的“国人暴动”,厉王流亡,客死他乡,从此厉王成为千古暴君。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