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总想自己的车辙马迹遍布天下,犬戎本无什么过失,却要出兵征讨。祭公谋父为了制止他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苦心劝谏。他从“先王耀德不观兵”的基本观点出发,引经据典,回环往复,作了很有说服力的分析。无奈穆王不听,仍然出兵征犬戎。结果“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真是对穷兵黩武者的绝妙讽刺。
【译文】
鲁宣公在夏天到泗水的深潭中下网捕鱼,里革割破他的鱼网,把它丢在一旁,说:“古时候,大寒以后,冬眠的动物便开始活动,水虞这时才计划用鱼网、鱼笱,捕大鱼,捉龟鳖等,拿这些到寝庙里祭祀祖宗,同时这种办法也在百姓中间施行,这是为了帮助散发地下的阳气。当鸟兽开始孕育,鱼鳖已经长大的时候,兽虞这时便禁止用网捕捉鸟兽,只准刺取鱼鳖,并把它们制成夏天吃的鱼干,这是为了帮助鸟兽生长。当鸟兽已经长大,鱼鳖开始孕育的时候,水虞便禁止用小鱼网捕捉鱼鳖,只准设下陷阱捕兽,用来供应宗庙和庖厨的需要,这是为了储存物产,以备享用。而且,到山上不能砍伐新生的树枝,在水边也不能割取幼嫩的草木,捕鱼时禁止捕小鱼,捕兽时要留下小鹿和小驼鹿,捕鸟时要保护雏鸟和鸟卵,捕虫时要避免伤害蚂蚁和蝗虫的幼虫,这是为了使万物繁殖生长。这是古人的教导。现在正当鱼类孕育的时候,却不让它长大,还下网捕捉,真是贪心不足啊!”宣公听了这些话以后说:“我有过错,里革便纠正我,不是很好的吗?这是一挂很有意义的网,它使我认识到古代治理天下的方法,让主管官吏把它藏好,使我永远不忘里革的规谏。”有个名叫存的乐师在旁伺候宣公,说道:“保存这个网,还不如将里革安置在身边,这样就更不会忘记他的规谏了。
【注释】1.里革:鲁国大夫,断:这里是割破的意思。罟(gǔ):网。匡:纠正。
2.宣公:即鲁宣公。滥:这里是沉浸的意思。泗:水名。发源于山东蒙山南麓。渊:水深处。 3.降:降下。
4.土蛰: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这里指在地下冬眠的动物。发:奋起。这里是说醒过来,钻出土来。
5.水虞:古代官名,掌管水产。讲:研究,练习。罛(gū):大鱼网。罶(liǔ):捕鱼的竹笼。大口窄颈,腹大而长,无底。
6.名:大。登:通”得”,求取。 7.川禽:水中动物,如鳖蜃之类。
8.尝:尝新,古代秋祭名。寝庙:古代宗庙。古代宗庙分庙和寝两部分。供祀祖宗的前殿称庙,藏祖宗衣冠的后殿称寝,合称寝庙。
9.诸:”之于”的合音,其中”之”是前面动词”行”的宾语,代上文提到的”取名鱼,登川禽”。国:也作”国人”。
10.宣:发泄,散发。气:指阳气。 11.孕:怀胎。
12.兽虞:古代官名,掌管鸟兽的禁令等。罝(jū):捕兽的网。罗:捕鸟的网。
13.矠(zé):刺取。 14.槁:干枯。这里指干的鱼。 15.阜:生长。
16.罜䍡(zhǔlù):小鱼网。原选本作”罝”。 17.阱:为猎取野兽而设的陷坑。鄂(é):埋有尖木桩的陷坑。
18.槎(zhà);。蘖(niè);树木的嫩芽。也指树木被砍伐后所生的新芽。
19.泽:聚水的洼地。伐:砍伐。夭(ǎo):初生的草木。 20.鲲(kùn):鱼子。鲕(èr):鱼卵。长:使成长,抚养。
21.麑:幼鹿。 22.翼:用翼遮护,保护。鷇(kóu):待哺食的雏鸟。卵:鸟蛋。
23.虫:昆虫,虫子。舍:舍弃,放弃。蚔(chí):蚁卵。蝝(yuán):蝗的幼虫,是古人做酱的原料。
24.蕃(fán):繁殖,滋生。庶物:万物。 25.贪:贪欲。艺:限度。 26.过:过失,错误。
27.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因称官吏为”有司”。 28.谂(shěn):规谏。 29.师:乐师,名存。
《里革断罟匡君》国语·鲁语上
里革是个人名,鲁国大夫。罟是渔网,断罟就是把渔网弄断。匡,匡正、纠正。鲁国大夫里革弄断渔网来纠正国君的错误。
1
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gū)罶(liǔ),取名鱼,登(dé)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人,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jū)罗,矠(zé)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罜(zhǔ lù),设阱鄂(è),以实庙庖,畜(xù)功用也。且夫山不槎(chá)孽(niè),泽不伐夭(ǎo),鱼禁鲲(kùn)鲕(ér),兽长麑(ní)麋,鸟翼鷇(kòu)卵,虫舍蚳(chí)蝝(yuán),蕃(fán)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宣公夏滥于泗渊。”
滥,是把渔网放到水里的意思。泗渊,指山东泗水,古代四渎八流中八流之一。在当时也是大河,流经鲁国都城曲阜。夏季的某一天,鲁宣公在泗水下网捕鱼。鲁宣公好像比鲁隐公还靠谱一点,就在家门口体验生活。这时大夫里革过来了。
“里革断其罟而弃之。”
里革二话不说,弄断鲁宣公的渔网就给扔到了一边。然后开始给鲁宣公上课了。这鱼不能随便捕,那该怎么捕呢?
“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
先说时节,以前寒冬过去天气转暖,蛰伏在土中的虫类逐渐苏醒。这是到了春天,惊蛰以后了。
“水虞于是乎讲罛(gū)罶(liǔ)。”
水虞,掌管水产的官员。讲,有练习的意思,这里可以做使用、安置解释。罛和罶都是捕鱼的器具,都是四字头,实际它是网字头,带这个的一般都和网有关,下面还有几个,道理一样。水虞在这时候使用渔具,做什么呢?
“取名鱼,登(dé)川禽。”
登通得。捕捉鱼和各种水生生物。名,有大的意思,名山大川,就是大山大川。川禽,河川中的生物,包括鳖、贝之属,不是水鸟。捕获这些水产之后。
“而尝之寝庙。”
尝是一种礼仪,每年收获新粮食、捕获新猎物等,都要先给祖先尝一尝。寝庙,就是宗庙,宗庙分前后,前殿称庙,是祖先办公的地方。后殿称寝,是祖先休息的地方。这也是咱们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体现。
“行诸国人。”
行之于国人,祖先尝新后,在国内推行,百姓可以捕鱼了。
“助宣气也。”
吃了可以帮助人们宣气。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人体有阳气,冬天收敛在体内,春天开始逐渐往外发散。这时吃河鲜山珍有助于阳气运行,利于身体健康。
“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jū)罗。”
到了夏天,鸟兽孕育,水中的鱼儿也开始产卵繁殖。兽虞,就是负责狩猎的官员,在这时禁用罝(jū)罗,罝,捕兽的陷阱。罗,捕鸟的网。封山,不能打猎了。
“矠(zé)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
矠,左边一矛,右边是猎,合起来这个字就是用鱼叉猎取。不让捕猎鸟兽,但可以用鱼叉刺鱼鳖,晾晒为鱼干,这有利于动物繁息。小鸟小兽需要父母喂养,所以封山林,禁罝(jū)罗。鱼鳖产下卵后,一般不需要父母照料,所以用鱼叉刺,刺大的,放过小的。
“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罜(zhǔ lù),设阱鄂(è)。”
鸟兽的幼崽长成,水中的鱼儿孵化出来。水虞在这时禁用网孔细密的罜,安置捕兽的陷阱。
“以实庙庖,畜(xù)功用也。”
畜通蓄。猎取的鸟兽充实宗庙和厨房,积蓄起来供日后食用。
“且夫山不槎(chá)孽(niè),泽不伐夭(ǎo),鱼禁鲲(kùn)鲕(ér),兽长麑(ní)麋,鸟翼鷇(kòu)卵,虫舍蚳(chí)蝝(yuán),蕃(fán)庶物也,古之训也。”
上山不砍嫩枝,水边挖野菜不挖幼苗,不捕鱼苗,放过幼兽,不捉幼鸟、不掏鸟蛋和幼虫。这样使万物生息,是自古以来的训诫。
以上就是我们中国人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
“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别孕,母鱼产卵离开,就是繁殖的意思。现在鱼刚刚开始繁殖,不等到鱼儿长大,你就下网捕捉,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啊。
里革这段话的立足点很有意思。他没说鲁宣公贪图无乐,不务政事,而是说这样做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非常传统,又非常超前。
【译】鲁宣公在夏天到泗水的深潭中下网捕鱼,里革割破他的鱼网,把它丢在一旁,说:“古时候,大寒以后,冬眠的动物便开始活动,水虞这时才计划用鱼网、鱼笱,捕大鱼,捉龟鳖等,拿这些到寝庙里祭祀祖宗,同时这种办法也在百姓中间施行,这是为了帮助散发地下的阳气。当鸟兽开始孕育,鱼鳖已经长大的时候,兽虞这时便禁止用网捕捉鸟兽,只准刺取鱼鳖,并把它们制成夏天吃的鱼干,这是为了帮助鸟兽生长。
当鸟兽已经长大,鱼鳖开始孕育的时候,水虞便禁止用小鱼网捕捉鱼鳖,只准设下陷阱捕兽,用来供应宗庙和庖厨的需要,这是为了储存物产,以备享用。而且,到山上不能砍伐新生的树枝,在水边也不能割取幼嫩的草木,捕鱼时禁止捕小鱼,捕兽时要留下小鹿和小驼鹿,捕鸟时要保护雏鸟和鸟卵,捕虫时要避免伤害蚂蚁和蝗虫的幼虫,这是为了使万物繁殖生长。这是古人的教导。现在正当鱼类孕育的时候,却不让它长大,还下网捕捉,真是贪心不足啊!”
2
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shěn)。”师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
“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
鲁宣公听了这番话后说:我犯了错而里革能够纠正,这不也是很好的吗?
“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shěn)。”
这张渔网是好渔网,他让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让有关部门收藏起来,使我不忘记里革的这备规劝。
“师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
一个叫存的乐师在鲁宣公身边随侍,他建议说:把这张网收藏起来,不如让里革在您身边。这样,您就更不会忘记了。
【译】宣公听了这些话以后说:“我有过错,里革便纠正我,不是很好的吗?这是一挂很有意义的网,它使我认识到古代治理天下的方法,让主管官吏把它藏好,使我永远不忘里革的规谏。”有个名叫存的乐师在旁伺候宣公,说道:“保存这个网,还不如将里革安置在身边,这样就更不会忘记他的规谏了。
3
鲁宣公也算有闻过则喜、知过不讳的胸怀。这倒比鲁隐公强了一个档次。鲁宣公是鲁国第二十任国君,他是鲁文公的庶子,本来轮不到他做国君,但他母亲敬赢非常有手段,勾结鲁文公的叔叔权臣襄仲,把文公的两个嫡子给杀了。宣公因此即位,他在位十八年,鲁国非常平稳,没有什么重大的成就或变故。加之史家认为他得位不正,所以对他的记录比较少。
《国语·鲁语》中记载了关于他的三件事,都是他做了不合时宜或者不对的事情,被臣子劝谏,之后及时改正的故事。可以看出他也是颇有明君风范的。对了,三次劝谏他的人都是里革。如果鲁宣公能够取得突出的成就,那他和里革也有可能成为臣子触颜直谏,君主从善如流的典范。但鲁国自春秋以来一直夹在大国之间,虽然境遇比郑国强,但也只能守成,难以进取。鲁宣公能在风雨飘摇中隐住鲁国,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