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使自己亲生儿子奚齐能继承君位就诬陷太子,说太子要谋杀其父献公,献公轻信骊姬,逼迫太子申生自尽。申生在被谗蒙冤的情况下,既不申辩以伤君父之心,也不出逃以扬君父之过,终于含冤自杀。
注释
①本节选自《檀弓》上。“檀弓”是前首人物的姓名, 编者用作篇名。全篇内容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讨论丧礼的言论, 富有文学色彩, 风格独特.
②晋献公: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晋国国君, 姓姬, 名诡诸。世子:太 子.
③公子重(chong)耳:太子申生的同父异母弟弟。后来当上晋国国君, 称晋文公, 是春秋五霸之一。
④盖(he):同“盍”, 何不, 为什么不。 ⑤弑(Shi):臣子杀国君, 或儿子杀父亲叫弑。
(6)行:这里指 逃奔。如;连词。之:往, 去。
(7)辞:告别, 狐突:申生的师傅, 字伯行, 所以又称“伯氏”。 (8)子:指骊姬的儿子奚齐。
(9)图:策划, 谋 划。 (10)苟;如果, 倘若。 (11)赐:恩惠。
(12)再拜:连拜两次。稽 (qi)首:古时叩头敬礼。 (13)卒:死去。
(14)恭:人死后按其生前敬顺 的事迹给予的称号, 即谥(Shi)号。
译文
晋献公想要杀掉他的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告诉申生说:“你为什么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对父亲说呢?”太子说:“不行。父亲有骊姬才得安乐, 我说出来会伤他的心。”重耳又说:“那么为什么不逃走呢?”太子说:“不行。父亲会说我想谋害他。天下哪里有 没有国父的国家?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于是申生派人向狐突 告别说:“我申生有罪, 没有听从您的忠告, 以至于只有去死。我 不敢贪生怕死。虽然如此, 但我们国君年纪老了, 爱子年纪又小。 国家有许多忧患, 您又不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如果您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 我就得到了您的恩惠, 甘愿去死。”申生再拜叩头行礼, 接着自尽身亡。因此, 人们送他溢号称“恭世子”。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礼记·檀弓上
进入《礼记》选篇,自周公作礼平治天下,礼就融入了我们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我国最早讲解的礼的典籍,是《礼经》,又称《仪礼》。《礼记》则是对《仪礼》的讲解阐发,再加上后来被称为《周礼》的《周官》,这三本书并称《三礼》,都算作后世儒家治国经邦的纲领。
《三字经》中有一句“大小戴,注礼记”,大小戴是指戴德、戴圣叔侄俩,他们都是西汉的著名学者,传说叔叔戴德删《古礼》为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侄子戴圣删《大戴礼》为四十九篇,称小《小戴礼》。虽然这件事情历来质疑颇多,但《礼记》的传承确实离不开大小戴。
《古文观止》中《礼记》选篇全部出自《檀弓》,《檀弓》是《礼记》中的第二篇,内容比较长,所以被分为上下两部分,檀弓其实是个人名,他是一个熟悉礼法的鲁国人,因为本篇第一个故事是记录檀弓的事迹,所以便以《檀弓》为篇名。《檀弓》中多有称赞子游知礼的言语,后来朱熹以此推测本篇可能为子游门生所作,《檀弓》主要是对《仪礼》中《士丧礼》的阐发,所以其中的故事多和死亡有关。
1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
晋献公要杀掉他的世子申生,公子重耳和申生说:您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情况向父亲讲明白呢?因为申生是被骊姬陷害的。
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申生说:不可以。父亲有骊姬才能心安,我这么做会使父亲伤心的。自己被骊姬诬陷,父亲要杀他,弟弟让他表明心迹。他首先想到的是父亲年纪大了,如果知道真相会内心痛苦,这是至孝。
曰:“然则盍行乎?”
重耳又问:那逃亡怎么样?
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申生说:不行啊。父亲认为我想要弑君。天下哪里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呢?我能逃到哪里去呢?如果出走就相当于认罪了,是畏罪潜逃。弑君弑父在哪个国家都是大罪,无论到哪里都要背负罪名,申生不想活在污名之中,这是至纯。【译】晋献公要杀死他的世子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你怎么不把心中的委屈向父亲表明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要有骊姬才舒服,我要是揭发她对我的诬陷,那就太伤老人家的心了。”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何不逃走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认准我要谋害他。天下哪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呢?(谁会收留背着弑父罪名的人)我能逃到哪里去呢?”
2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
申生让人代他向姥爷狐突诀别,说:申生有罪,当年没有听舅舅的劝告,以至陷自己于死地。四年前,狐突就劝申生赶紧离开晋国这个泥潭,但申生不听。
申生不敢爱其死。
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
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
尽管如此,我们国君年事已高,他的儿子还小,国家多有危难,舅舅您又不出面为国君出谋划策。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如果舅舅您能够出面为君上谋划,那么我死了也领受您的恩赐。自己要死了,还顾念着父亲年老,骊姬生的儿子年幼,希望舅舅辅佐他们治理国家,这是至忠。
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申生行了再拜稽首之礼,便自尽了。因此他被谥为“恭世子”。再拜稽首,是最敬的礼节,跪下拱手及胸,低头与手平,这叫拜。既拜,拱手及头触地,这叫稽首。行两次拜稽首,叫再拜稽首。【译】于是申生派人去向师傅狐突诀别说:“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教导,以至难免一死。申生不敢贪生怕死。然而,我的国君老了,他的爱子奚齐还年幼,国家将会多灾多难。您不出来为国君谋划政事也就罢了,如果您出来为国君筹划政事,申生虽死也蒙受您的恩惠。”于是拜了两拜,叩了头,就自杀了。因此他的谥号为“恭世子”。
3
父亲听信宠妃谗言要杀他,他对父亲甚至对凶手骊姬和骊姬的孩子都没有一点怨恨之心,心中挂念的仍然是父亲的身体和国家的未来,最后一礼尽显申生宽厚善良的心性。《礼记》的叙事风格,是极其简洁的,因为他的重点不是讲故事,而是通过故事来阐发礼。同时学习礼 的人,一定也是熟读春秋三传等典籍的,所以这里一点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礼记》将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新讲,仍然让人感动,这非常难得。这一段故事在《左传》和《国语》中都有记载,特别是《国语》用了八篇来讲骊姬之乱的前因后果。读到《礼记》这一部分还会心生悲戚,特别是读到申生与舅舅的诀别,胸中更是充满既敬佩又怜惜的感情。
4
如果没有“愚忠愚孝”这一阻碍,无论是个人才能,还是手下的精英拥趸,申生何愁没有出路,简直条条大道通罗马。如果没有“愚忠愚孝”的羁绊,哪里轮得到后来的公子重耳年老之际才让晋国雄霸天下。只是太子申生太希望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以成全自己与其师心心想念的道德理想了。
“是以为恭世子也”,这是历史给予太子申生的评语。意思是,对献公恭敬,无论生死。尽管成全了申生自己的完人志向,但并不是申生所追求的“孝”。其结果也南辕北辙,表面上成全了献公,但引起《春秋》的大加鞭挞,实际上给其父留下了千古骂名。
司马迁在《卫康叔世家》的结尾写了这样一笔罕见的感慨,“至于宣公之太子以妇见诛,弟寿争死以相让,此与晋太子申生不敢明骊姬之过同,俱恶伤父之志。然卒死亡,何其悲也!或父子相杀,或兄弟相灭,亦独何哉?”
除了晋献公杀世子申生以外,在卫国,也发生卫宣公杀世子急子的事件。卫宣公同样沉迷姬妾宣姜女色,欲杀世子急子另立宣姜之子。但急子得知后同样没有避让,而是尊父意赴死。宣姜有二子,姬朔与姬寿。姬寿善良仁义,赶在急子之前欲替急子性命。结果两人皆死。
在太史公看来,世子急子和申生的悲剧起源都是因为不愿意伤害或违反父亲的志愿,采取了牺牲自己的方式,导致了父子相杀或兄弟相灭的结果,是人间无以复加的悲剧。
这一道德困境,是历代儒家谈及“孝”时躲不开的核心问题。战国及汉代儒家,如孟子、董仲舒都认为非常情况下可以变通违反经典,“行权”以达孝道的结果,称之为“反经为善”,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性。但宋儒又走上历史的老路,结果导致更僵化的孝道,贻害颇深。直到今天,这一问题仍然是存在的。在学业、婚姻等人生大事“以孝之名”,结果导致恶果。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