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是一个视守礼法甚于生命的人,他没有做过大夫,无意中用了大夫专用的席子。假如他死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那就是“非礼”了,哪怕是处于弥留之际,也依然命令儿子给他更换席子,刚换完,他就无憾而终了。文中曾子的形象惟妙惟肖,他以身护礼,言行一致的学者的风度得以充分的表现。
【注释】
(1)曾子:即曾参,孔子弟子。 (2)寝疾:病倒,卧病,此偏向于病倒。寝,睡卧。疾,小病。
(3)乐正子春:曾参的弟子。 (4)曾元、曾申:都是曾子的儿子。
(5)隅:名词作状语,在角落。 (6)华而睆(huǎn):华美,光滑。
(7)箦(zé):席子。 (8)瞿然:惊叹的样子。
(9)季孙︰鲁国大夫;曾子受其赐箦,非礼也。 (10)革:通“亟”,指病重。
(11)变:在此指移动 (12)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13)正而毙︰谓合于正礼而殁。 (14)反:同“返”。
(15)没:同:“殁”,死。
【译文】
曾子躺在床上,病危。曾子的弟子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童仆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 (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有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如果)幸运地到了早晨, 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爱人以无原则迁就。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得到(封建礼教的)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曾元)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把他送回席子,还没躺好就死了。
《曾子易箦(zé)》礼记·檀弓上
这是一段关于曾子的小故事。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孔子重要的门徒之一,儒家著名的修齐治平就是他提出来的,关于他的故事,我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曾子杀猪教子了。他的父亲曾点也是孔子的弟子,棍棒下面出孝子说的就是这爷俩的故事。
1
曾子寝疾,病。
曾子卧病在床,病得很严重。疾和病在古代是有区别的,疾一般指轻症,君有疾在腠理;病都是重症,君之病在肠胃。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子春是曾子的弟子,他的官职是乐正,主管音乐的,他坐在曾子的床下。曾元、曾申是曾子的儿子,坐在床尾,曾子的脚边上。一个童子在角落边坐着,手里捧着一支蜡烛。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副安静沉闷的病房画面。大人们都在担忧曾子的病情,而小朋友的关注点则不在这里。他的视线被曾子病榻上铺的箦,也就是席子所吸引。这张席子太漂亮了,特别是被普通的环境一衬托,更显华贵。小朋友于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童子曰:“华而睆(huǎn),大夫之箦与?”
童子说:华美又光洁啊,这是大夫才能使用的席子吧?这句话就像在平静的古井中扔下一块石头,画面由静而动。这块石头扔下的太不合时宜了,它带来的不是灵动而是混乱。
子春曰:“止!”
子春连忙说:住口!别乱说话。
曾子闻之,瞿然曰:“呼!”
重病的曾子听到后,猛然警醒,惊呼一声:嗯?你说什么?
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小朋友于是重复了一遍“华美而光洁,这是大夫才能使用的席子吧”
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
曾子这回听清楚了,他也注意起自己身下的席子,自己一生未曾为大夫,怎么能用这样的席子呢?他说:是啊,这是季孙氏送给我的,我无法起身更换席子,曾元,你扶我起来,把它换了吧。石头激起的水滴落下,荡起一圈又一圈涟漪。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元说:您的病情严重,不能挪动身体,如果万幸能挺到天亮,请再让我给您更换吧。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曾子说:你对我的爱不如那个小朋友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君子爱一个人就去成全他的德行,小人爱一个人才会无原则的迁就。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我一辈子追求的是什么啊?死时能够符合正礼也就可以了。我一生谨慎,恪守先生教诲,知礼守节。我接受季孙之赐已属非礼,临死之前一定要改正才行,否则我死不瞑目。水中的涟漪慢慢平复,曾元没办法,他要成全父亲求正之心。
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于是曾元把他父亲扶起来,换上席子后,重新扶他躺下。曾子还没躺好就去世了,一如古井的水面,平静而沉稳。
【译】曾子躺在床上,病危。曾子的弟子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童仆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 (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有来得及换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
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如果)幸运地到了早晨, 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爱人以无原则迁就。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得到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曾元)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把他送回席子,还没躺好就死了。
2
短短一百五十二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了曾子由静而动之后又归于沉寂的画面,就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过程中,曾子战战兢兢恪守礼法的性格和品德向我们展露无遗,无一字渲染描绘,但人物形象和事件场景如在眼前。可谓千古奇笔,百读而不厌。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