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8年,秦围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十万大军救赵,但慑于秦的恫吓,又连忙下令停止进发,并且派辛垣衍去劝赵尊秦王为帝,以解邯郸之围。这时正在赵国的鲁仲连挺身而出,坚决主张抗秦,反对投降,同以辛垣衍为代表的“帝秦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鲁仲连指出秦国好战、奸诈,会得寸进尺,并用历史上的许多事例反复阐明“帝秦”对赵、魏等国的危害,对梁王和辛垣衍本人的危害,说服了辛垣衍,加强了赵国抗秦的决心和信心。最后赵国在魏信陵君和楚春申君的援救下,迫使秦国引兵退去,解除了邯郸之围。
译文
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将军援救赵国,但魏王与晋鄙都畏惧秦军,所以魏军驻扎在魏赵接壤的荡阴,不敢前进。
魏王又派客将军辛垣衍秘密潜入邯郸城,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秦国之所以加紧围攻邯郸,是因为先前它与齐王互相争强逞威称帝,后来齐王去掉帝号。因为齐国不称帝,所以秦国也取消了帝号。如今,齐国日渐衰弱,只有秦国能在诸侯之中称雄争霸。可见,秦国不是为了贪图邯郸之地,其真正目的是想要称帝。如果赵国真能派谴使者尊崇秦昭王为帝,秦国肯定会很高兴,这样秦兵就会自解邯郸之围。”平原君一直很犹豫,没有作出决定。
这个时候,鲁仲连恰巧到赵国游历。正碰上秦军围攻邯郸,他听说魏国想要让赵国尊崇秦王为帝,就去见平原君说:“事情现在怎样了?”平原君回答说:“我赵胜现在还敢谈战事?赵国的百万大军战败于长平,秦军现在又深入赵国,围困邯郸,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他们离去。魏王派客将军辛垣衍叫赵国尊秦为帝,现在辛垣将军就在邯郸,我还能说什么呢?”鲁仲连说:“刚开始我一直以为您是诸侯国中圣明的贵公子,今天我才知道您并不贤明。魏国来的那位叫辛垣衍的客人在哪里?请让我为您当面去斥责他,让他回到魏国去。”平原君说:“那我就把他叫来跟先生您见见面吧!”
平原君于是就去见辛垣衍,说:“齐国有位叫鲁仲连的先生,他现在正在这里,我把他介绍给您,让他来跟你见见面。”辛垣衍说:“我已听说过鲁仲连先生,他是齐国的高尚贤明之士。而我辛垣衍,魏王的臣子,此次出使是担负有重要职责的,我不想见鲁仲连先生。”平原君说:“我已经把你在这里的消息告诉他了。”辛垣衍不得已,答应去见鲁仲连。
鲁仲连见到辛垣衍后,没有首先开口。辛垣衍说:“据我观察,居住在这个被围困的都城中的人,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可现在我一见到先生的仪容相貌,不像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为什么久留在这个围城之中而不离开呢?”鲁仲连说:“世上那些认为鲍焦(周时隐士,嫉世愤时)是不能自我宽容而死去的人,都是错误的。现在一般人不了解鲍焦的死因,认为他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死的。那秦国,是一个抛弃了仁义礼制而崇尚杀敌斩首之功的国家,以权术驾驭臣下,像奴隶一样役使它的百姓。如果让秦国肆无忌惮地称了帝,然后再进一步以自己的政策号令天下,那么我鲁仲连只有跳东海自杀了,我不能容忍做它的顺民。我之所以要见将军,只是想对赵国有所帮助。”辛垣衍问:“先生您将怎样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我要让魏国和燕国发兵救赵,而齐国、楚国倒是本来就会帮助它的。”辛垣衍说:“燕国么,我倒是真的认为它会听从您的。至于魏国,我就是刚从魏国来的,先生怎么能使魏国帮助赵国呢?”鲁仲连回答:“那是因为魏国还没有看到秦国称帝的危害的缘故。如果让魏国了解了这一点,那么它一定会救助赵国的!”辛垣衍又问道:“秦国称帝究竟会有些什么危害呢?”鲁仲连说:“当初齐威王曾施行仁义之政,率领各诸侯国去朝见周天子。当时的周王室又贫穷又衰弱,诸侯们都没去朝见,只有齐国朝见他。过了一年多时间,周烈王死了,各诸侯国都去吊丧,齐国去得晚了。周室大臣都很生气,在给齐国的讣告里说:‘天子驾崩,如同天地塌陷,新天子都亲自守丧。而戍守卫东部边防的诸侯齐国的田婴竟敢迟到,按理应该杀掉才是。’齐威王勃然大怒,竟然骂道:‘呸!你妈也不过是个奴婢罢了。’结果成了天下的笑柄。齐威王之所以在周天子活着的时候去朝见他(周烈王),死后却辱骂他(周显王),这实在是因为忍受不了周室过分的苛求啊!然而做天子的,本来就如此,这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辛垣衍说:“先生您难道没有见过奴仆吗?十个仆人跟随一个主子,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力量和智慧都胜不过吗?不,只是由于惧怕主人罢了!”鲁仲连问:“这样说来,魏国和秦国的关系就像是仆人与主子的关系了?”辛垣衍回答:“是的。”鲁仲连问:“既然如此,那么我就可以让秦王把魏王煮了剁成肉酱!”辛垣衍很不服气地说:“咳!先生您的话太过分了,您又怎么能让秦王把魏王煮了剁成肉酱呢?”鲁仲连说:“当然可以,等我讲给您听。从前,鬼侯、鄂侯、文王三个人是商纣王所封的三个诸侯。鬼侯有个女儿很漂亮,所以就把她送进纣的后宫,纣却认为她丑陋,就把鬼侯剁成肉酱。鄂侯因为此事极力为鬼侯辩护,所以被纣王杀死后制成了肉干。文王听说后,长声叹息,纣王就把文王囚禁在牖里的库房里一百天,还要把它置于死地。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同别人一样称王称帝的人,最后却落到被人制成肉酱、肉干的下场呢?
齐闵王准备去鲁国,夷维子驾车随行。问鲁国人:‘您打算用什么样的礼节接待我的国君呢?’鲁国人回答:‘我们准备用十太牢的规格来款待贵国国君。’夷维子说:‘您怎么能用这样的礼节来接待我们的国君呢?我们的国君是天子。天子巡视四方,各诸侯国君都要离开自己的宫室到别处避居,还要交出钥匙,自己提起衣襟,捧着几案,在堂下侍候天子吃饭。天子吃完饭,诸侯才能告退去处理政务。’鲁国人一听这番话,立刻锁门下匙,没有让他们进城。齐闵王不能进入鲁国,又准备到薛地去,向邹国借路通行。恰巧在这个时候,邹国国君死了。闵王想入城吊丧,夷维子就对邹国的孝子说:‘天子来吊丧,主人一定要把灵柩移到相反的方向,在南边设立朝北的灵堂,然后让天子面向南祭吊。’邹国的大臣们说:‘如果一定要这么办,我们就只有以死抗争了。’所以,齐闵王就没有胆量进入邹城。鲁国和邹国的臣子,都很贫寒,生前领不到俸禄,死后又得不到很好的安葬,然而一旦(齐闵王)委让他们对其行天子之礼时,他们也都不能接受。现在秦国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魏国也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彼此都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相互都有称王的名分,仅仅看到秦国打了一次胜仗,就要尊秦为帝,这样看来,赵、韩、魏三国的大臣还不如邹、鲁二国的奴仆姬妾啊!
况且秦国一旦顺利地实现了它称帝的野心,会马上更换各诸侯国的大臣们。他们将撤换他们认为没有才能的臣子,把职务授与他们认为有才能的人;撤换他们所憎恨的人,把职务授与他们亲近的人。他们还会把他们的女儿和那些善于毁贤嫉能的女人配给诸侯充当妃嫔,日夜谗毁。这样的女人进入魏王的王宫里,魏王还能安安然然地过日吗?而将军您又怎么能继续像原来那样受宠信呢?”
这时辛垣衍站起身来,向鲁仲连拜了两拜,道歉说:“起初我还以为先生是个平庸之辈,如今我才知道先生是能经纬天下的士人呀!请让我离开这里,我不敢再说尊秦为帝的事了。”
秦国的将军听说这件事后,把围困邯郸的部队撤退了五十里。恰巧这时魏国的公子无忌夺取了晋鄙的兵权,率领军队前来援救赵国,进攻秦军。秦军撤退,离开了邯郸。
这时平原君想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辞让,始终不肯接受。平原君就摆酒宴款待他。当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平原君站起身来,上前用千金向鲁仲连祝福。鲁仲连笑着说:“天下之士所看重的,是替人排除忧患,解除危难,排解纷乱而不收取任何报酬。如果说收取报酬,那就和买卖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我鲁仲连不忍心做这样的事。”于是辞别平原君而离开赵国,不再见平原君。
注释
邯郸:赵国都城,今河北邯郸市。晋鄙:魏国大将。荡阴:地名,今河南汤阴。
客将军:原籍不在某国而任该国将军。间入:潜入。
因:通过。平原君:赵国公子赵胜,封平原君,时为赵相。
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前288年,齐闵王(也写作齐湣王,名地)称东帝。于是 秦昭王(名稷)称西帝
今齐闵王益弱:秦围邯郸时,齐闵王死去已二十多年。 王力先生说,此句疑有误意思是,今之齐比湣王时益弱
秦昭王:秦国国君。曾多次打败敌国,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 秦始皇的太爷爷
胜:平原君赵胜自称名。
百万之众折于外:前260年,秦将白起在长平大破赵兵,坑赵降兵40余万人。折,挫败。
内:指深入国境。
曷:什么。
鲍焦:春秋时隐士,因对现实不满,抱树而死。无从容:心地狭隘。
上:同“尚”,崇尚。首功:斩首之功。
过:甚至。正:通“政”,统治。
梁:即魏国。
若乃:至于。恶:怎么。
齐威王:齐国国君,姓田,名婴齐。
赴:同“讣”,报丧。天崩地坼:比喻天子死。坼:裂。下席:新君离开原来的宫室,寝于草席上守丧,以示哀悼。
东藩:指齐国。斮(音zhuo2):斩。
叱嗟:怒斥声。而:你的。
宁:难道。
烹:煮杀。醢(音hai3):剁成肉酱。
子:女儿。好:貌美。
脯:把人杀死做成肉干。
牖(you3)里:地名,今河南汤阴北。库:监狱。 也作”羑里”
策:马鞭。
巡狩:天子出巡。避舍:宫室让给天子。管键:钥匙。衽:衣襟。几:座旁的小桌子。
涂:同“途”。邹:战国时小国,今山东邹县。
主人必将倍殡柩:古代丧礼,主人在东,灵柩在西,正面对着灵柩。天子来吊,主人就要背着灵柩。倍,同“背”。
饭含:人死后,把饭放死人口中称“饭”,把珠玉放死人口中称“含”。
三晋:晋国原是春秋强国,后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后因称韩、赵、魏为三晋。
无已:没有止境。
谗妾:嫉贤妒能的妇人。
却:撤退。
适会公子无忌夺晋鄙军:魏公子无忌为救赵国,托魏王爱姬盗得兵符,又假传王命,杀晋鄙夺兵权。
为鲁连寿:祝鲁仲连长寿。
《鲁仲连义不帝秦》战国策·赵策
前面的文章说到赵威后,但她命不长,执掌国政两年就病逝了,她的儿子赵孝成王手腕比起父母来差远了。赵孝成王四年,也就是赵威后去世两年,秦昭襄王派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韩国野王降秦,上党地区成为飞地,上党十七城不愿降秦,希望临近的赵国能够接管他们,赵孝成王贪其地而受上党,因此激怒秦国。秦国攻赵,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了。廉颇坚守两年,直到赵孝成王中反间计,任命赵括为主将,最终导致赵国四十五万精锐被杀,元气大伤。第二年,也就是赵孝成王七年,白起率秦军长驱直入包围邯郸,赵国死守都城,并向各国求援。
长平之战位置
1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xī)王使将军晋鄙救赵。
秦国包围赵国都城邯郸,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去救援。《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说,这时秦王派人去威胁魏王:谁帮赵国,我灭赵后下一个就灭谁。
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国害怕秦国,军队停在荡阴这个地方,不敢继续进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jiàn)入邯郸。
客,为客,外国人到别国做将军称客将军。辛垣衍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人,辛氏的话估计是鲁国人。间入,悄悄潜入。魏王派客将军辛垣衍悄悄潜入赵国。
因平原君谓赵王。
因,本意就是依靠,此处为依仗、通过之意。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君子之一,是孝成王的叔叔,惠文王的兄弟,武灵王的儿子,当时是赵国的相。辛垣衍通过赵胜和赵孝成王会谈。
平原君赵胜家族谱系
曰:“秦所以急围赵者。
说:秦国之所以紧迫猛烈的围攻赵国,是因为什么呢?
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
之前秦王和齐闵王争强称帝,不久又取消帝号,是因为齐国的原因。秦昭襄王十九年,秦王和齐王相约称帝,自比上古五帝,秦昭襄王称西帝,齐闵王称东帝。但齐闵王没过多久就发现自己名不副实,别人都不给面子,加上大臣劝谏,也就主动放弃了帝号,然后组织合纵讨伐西帝,秦昭襄王无奈归帝,归还帝号,也就取消了帝号。
今齐闵王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
现在齐国已经更加虚弱,只有秦国称雄天下。齐闵王其实已经死了二十多年,这里用来指代齐国。
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
秦国这次攻打赵国并非一定是贪图邯郸,而是想再次求取帝号,魏国不敢出兵,揣摩秦国的心思,然后给赵国出了个馊主意。
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如果你们赵国诚心派出使臣尊奉秦昭襄王为帝,他一定非常高兴,必然撤军回国。
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平原君犹豫不决,估计赵孝成王此时也拿不定主意,就问他叔叔的意见,结果平原君赵胜此刻也犹豫不决。【译】赵孝成王时,秦王派白起在长平前后击溃赵国四十万军队,于是,秦国的军队向东挺进,围困了邯郸。赵王很害怕,各国的救兵也没有谁敢攻击秦军。魏安釐王派出将军晋鄙营救赵国,因为畏惧秦军,驻扎在汤阴不敢前进。魏王派客籍将军辛垣衍,从隐蔽的小路进入邯郸,通过平原君的关系见赵王说:“秦军所以急于围攻赵国,是因为以前和齐湣王争强称帝,不久又取消了帝号;如今齐国更加削弱,当今只有秦国称雄天下,这次围城并不是贪图邯郸,他的意图是要重新称帝。赵国果真能派遣使臣尊奉秦昭王为帝,秦王一定很高兴,就会撤兵离去。”平原君犹豫不能决断。
2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
主角登场,鲁仲连,齐国人,是稷下学宫晚期著名学者,历史中关于他的故事不少,他擅长的是“势数”,所谓势就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数则是对规律的运用。很多人都擅长顺势而为,比如烛之武、阴饴甥、柳下季,而鲁仲连则是战国时期对“势数”研究运用的集大成者,虽然他不曾出仕为官,但他直接推动了很多历史大事件的进程。此时鲁仲连恰巧在赵国都城邯郸游历,怎么就这么巧呢?巧的还不止这一件事,还有更巧的。
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
适逢秦国围困邯郸,听说魏国派人过来提建议,想让赵国尊奉秦国为帝,于是就请见平原君。有渠道知道高层密会内容,可见这位鲁仲连不简单。
曰:“事将奈何矣?”
鲁仲连说:这件事您想怎么办呢?
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
赵胜说:我哪里敢评价这件事情呢?百万赵国人刚刚在外面战场之上折损。这是说的长平之战,45万军队加上后勤民夫何止百万人,现在秦军又深入赵国腹地包围国都邯郸不敢撤军,赵胜也非常无奈。这也是他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自己国力不济,无力抵抗强秦。想向秦国低头,又背负百万之众的血海深仇。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
魏王又让客将军辛垣衍来让赵国尊奉秦国为帝,现在他人还在这里,我哪里敢评论这件事情呢?魏国本来应该是盟友,但现在也劝我当汪精卫,这可怎么办呢?
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鲁仲连又称鲁连,估计他是家里老二,伯仲叔季。后来三国时期司马懿兄弟,司马朗字伯达,是老大;司马懿字仲达,是老二;司马孚字叔达,是老三;司马馗字季达,是老四。老头司马防估计一开始就想要四个儿子,结果后来又生四个,表字就用了显、惠、雅、幼,这就是所谓的司马八达。
司马八达
然后还有孙坚几个儿子,伯符、仲谋、叔弼、季佐,除了排行,连对儿子的期许和培养方向都有了。
孙坚家族
还有个孟,周时长子是伯,长女为孟,不知从何时开始变成第一个儿子是嫡子就叫伯,是庶子就称孟了。三国时期,马氏五常孟常、仲常、叔常、季常、幼常,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鲁仲连说:一开始我以为您是天下贤德的公子,现在我才知道您不过如此。魏国使者辛垣衍在哪里呢?我去替您责问他,打发他回去。有意思,没问赵胜意见,直接说我替你打发了他,说明鲁仲连很笃定的知道,赵胜不想当汪精卫。
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
赵胜说:请让我召他来和您相见。【译】这时,鲁仲连客游赵国,正赶上秦军围攻邯郸,听说魏国想要让赵国尊奉秦昭王称帝,就去进见平原君说:“这件事怎么办?”平原君说:“我哪里还敢谈论这样的大事!前不久,在国外损失了四十万大军,而今,秦军打到国内围困邯郸,又不能使之退兵。魏王派客籍将军辛垣衍让赵国尊奉秦昭王称帝,眼下,那个人还在这儿。我哪里还敢谈论这样的大事?”鲁仲连说:“以前我认为您是天下贤明的公子,今天我才知道您并不是天下贤明的公子。魏国的客人辛垣衍在哪儿?我替您去责问他并且让他回去。”平原君说:“我愿为您介绍,让他跟先生相见。”
3
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将军。”
绍是介绍,介是中介。绍介就是介绍人的意思。平原君赵胜对辛垣衍说:东方齐国有个鲁仲连先生在这里,请让我做介绍人,让他来见见您。
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
辛垣衍说:鲁仲连名声在外,我听说鲁先生是齐国的高士。我是魏王的臣子,有使者的职责在身,不想见这位鲁连先生。我来是处理两国机密的,不方便见无关之人,而且这家伙作为齐国人一定是不希望赵国尊奉秦国为帝的,此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平原曰:“胜已泄之矣!”
泄,泄露。赵胜说:我已经将您在这里的消息告诉鲁仲连了,也答应介绍你们认识。
辛垣衍许诺。
辛垣衍这才答应见鲁仲连。
【译】于是平原君见辛垣衍说:“齐国有位鲁仲连先生,如今他就在这儿,我愿替您介绍,跟将军认识认识。”
辛垣衍说:“我听说鲁仲连先生,是齐国志行高尚的人。我是魏王的臣子,奉命出使身负职责,我不愿见鲁仲连先生。”平原君说:“我已经把您在这儿的消息透露了。”辛垣衍只好应允了。
4
连见辛垣衍而无言。
鲁仲连见到辛垣衍后估计摆出一副高人做派,笑而不语。这是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架势,辛垣衍被看得心里直发毛,于是先发问了。
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
辛垣衍说:我看居住在邯郸这座围城中的人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
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hé)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现在我看先生的样子不像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为什么还一直在这里不逃离呢?
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
鲁连先引用了一个典故,鲍焦抱木而死的故事,鲍焦是周人,对社会不满,隐居山林,砍柴拾橡为生,最后靠着一棵树死了,具体怎么死的呢?不可知。西汉《韩诗外传》中写到子贡遇到隐居的鲍焦,说对国家不满的人就不会踏足这个国家,你还生活在周的土地上,这算怎么回事呢?鲍焦听了之后在树下自杀。东汉小说《风俗通义》说他只吃自己种的东西,后来有一次在山上吃了几个野枣,有人故意问他:这枣是你种的吗?他听了之后在树下呕吐身亡。鲁仲连说:世人都认为鲍焦是因为心胸狭窄才自杀的,这是不对的,现在众人都不理解他,认为他是为了自己而自杀。从容,指宽缓,这里可以引申为胸襟宽广。
彼秦,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秦国是抛弃礼法道义,崇尚军功的国家。上通尚。首功这里指在战场上斩首立功,也就是军功。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用权谋驱使士人,像对待俘虏那样奴役人民。这是说的秦国,和鲍焦有什么关系呢?
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这样的秦国,这样的秦王,如果能够肆意称帝,甚而统治天下,那么我就只能向鲍焦学习,不与这个社会同流合污,蹈海自尽算了。我是不能忍受做暴秦的臣民的。过是甚的意思,过而就是甚而。正通政,治理的意思。这里鲁仲连给鲍焦正名了,他自杀并非心胸狭隘,而是对黑暗社会失望透顶所致,自此鲍焦的形象转为贞廉自守,和介子推一起受到儒家推崇。也就有了“鲍焦抱木而泣,子推登山而燔”的典故流传。
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我之所以来见将军,就是希望帮助赵国的。
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
辛垣衍说:您一个人怎么帮赵国呢?
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固助之矣。”
鲁仲连说:我想让魏国和燕国帮助赵国,至于齐国和楚国,他们两家本来就是要支援的。鲁仲连是“适”游赵吗?大概率不是,有可能是带着任务来的。
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wū)能使梁助之耶?”
辛垣衍说:燕国的话,我姑且认为他们会听从您的话;如果说魏国,我就是魏国使者,带着魏王的意志而来,您怎么能让魏国帮助赵国呢?
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
鲁仲连说:这是因为魏王没有看到秦王称帝的害处,如果看到的话,一定会帮助赵国的。
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
辛垣衍说:秦称帝会有什么危害呢?
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
又开始举例子了,鲁仲连说:当年齐威王曾经施行仁义,率领天子诸侯朝拜周天子。
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
当时周王室贫困弱小,诸侯都不去朝见,只有齐国去了。
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
过了一年多,周烈王驾崩,诸侯前往吊丧,齐国迟到了。
周怒,赴于齐。
赴通讣,周王室因为这件事情发怒。送讣告的使者到齐国,指着齐威王的鼻子骂。
曰:‘天崩地坼(chè),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斫之!’
故天子驾崩,天塌地陷,新天子都要结庐守丧,这种大事,你区区一个东方藩属之臣,田婴齐就你小子,居然迟到,应该砍了你的狗头。这不是扯淡的么?你自己是个啥玩意儿心里没点数吗?
威王勃然怒曰:‘叱嗟(chì jiē)!而母婢也!’
齐威王大怒:呸,你个狗娘养的。新天子周显王是故天子周烈王的庶弟,母亲地位不高,在宗法环境中,攻击君王的血统,是非常恶毒的。这句“而母婢也”传到后世,大概就变成了那经典的国骂吧。
卒为天下笑。
周王室最终为天下人耻笑。这一段故事有点问题,周烈王是公元前369年去世,齐威王是公元前357年即位,时间对不下。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骂周王室的应该是齐威王的父亲田齐桓公。
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
所以齐国在天子活着的时候去朝拜,在天子死后却怒骂,这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周王室事儿太多让人无法忍受吗?
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周天子本来就是这德性,也没什么可奇怪的。鲁仲连思路貌似很飘忽,正要说秦国称帝的害处,忽然荡开一笔,说周王室去了。其实这里是用周类比秦,周王室贫弱至此尚且如此跋扈,强秦称帝必然更甚。辛垣衍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译】鲁仲连见到辛垣衍却一言不发。辛垣衍说:“我看留在这座围城中的,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而今,我看先生的尊容,不像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为什么还长久地留在这围城之中而不离去呢?”
鲁仲连说:“世人认为鲍焦没有博大的胸怀而死去,这种看法都错了。一般人不了解他耻居浊世的心意,认为他是为个人打算。那秦国,是个抛弃礼仪而只崇尚战功的国家,用权诈之术对待士卒,像对待奴隶一样役使百姓。如果让它无所忌惮地恣意称帝,进而统治天下,那么,我只有跳进东海去死,我不忍心作它的顺民,我所以来见将军,是打算帮助赵国啊。”
辛垣衍说:“先生怎么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我要请魏国和燕国帮助它,齐、楚两国本来就帮助赵国了。”辛垣衍说:“燕国嘛,我相信会听从您的;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先生怎么能让魏国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魏国是因为没看清秦国称帝的祸患,才没帮助赵国。假如魏国看清秦国称帝的祸患后,就一定会帮助赵国。”辛垣衍说:“秦国称帝后会有什么祸患呢?”鲁仲连说:“从前,齐威王曾经奉行仁义,率领天下诸侯而朝拜周天子。当时,周天子贫困又弱小,诸侯们没有谁去朝拜,唯有齐国去朝拜。过了一年多,周烈王逝世,齐王奔丧去迟了,新继位的周显王很生气,派人到齐国报丧说:‘天子逝世,如同天崩地裂般的大事,新继位的天子也得离开宫殿居丧守孝,睡在草席上,东方属国之臣田婴齐居然敢迟到,当斩。’齐威王听了,勃然大怒,骂道:‘呸!您母亲原先还是个婢女呢!’最终被天下传为笑柄。齐威王所以在周天子活着的时候去朝见,死了就破口大骂,实在是忍受不了新天子的苛求啊。那些作天子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5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邪?畏之也!”
辛垣衍说:您没见过仆从吗?十个人侍奉一个人,是力量和智商不足吗?是因为害怕啊!这说出了魏国人真正的心思。其实就是被秦国打怕了,但辛垣衍还嘴硬说自己不是“力不胜,智不若”。
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邪?”
鲁仲连说:你的意思是说魏国对于秦国就像是仆人吗?
辛垣衍曰:“然!”
辛垣衍说:是啊。
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hǎi)梁王。”
鲁仲连说:如果这样的话,我就去让秦王把魏王烹而醢之。烹、醢都是从烹饪方法中发展出的酷刑,烹就是把活人扔到锅里煮死,比较出名的就是刘邦的谋臣郦食其被田广烹杀。醢就是剁成肉馅儿,据说是商纣王发明的,《封神演义》里面有各种醢人的桥段。
辛垣衍怏(yàng)然不说,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
倒装句,先生之言亦太甚矣。辛垣衍不高兴了,说:切,先生这话说的太过了,您怎么能让秦王烹醢魏王呢?
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
鲁仲连说:能啊,我给你说说。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又开始讲故事了,周文王在当时还是西伯侯。从前,九侯、鄂侯、文王是殷纣的三个诸侯。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
九侯有个女儿长得挺好看,就送给商纣王,纣王却认为这个姑娘丑陋,把九侯杀了剁成了馅儿。
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fǔ)鄂侯。
鄂侯争辩急切,纣王就把鄂侯做成了肉脯。
文王闻之,喟(kuì)然而叹,故拘之于牖(yǒu)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
文王听说后,叹了口气,纣王就把他囚禁在羑里的监狱中一百天,还想弄死他。这估计是想说秦王称帝后大概会和纣王一样暴虐无常。
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为什么有些人一样都是称王的,就甘心让自己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呢?这是说现在了,诸侯们都是王,为什么甘心听秦国的呢?
【译】辛垣衍说:“先生难道没见过奴仆吗?十个奴仆侍奉一个主人,难道是力气赶不上、才智比不上他吗?是害怕他啊。”鲁仲连说:“唉!魏王和秦王相比魏王像仆人吗?”辛垣衍说:“是。” 鲁仲连说:“那么,我就让秦王烹煮魏王剁成肉酱?”辛垣衍很不高兴不服气地说:“哼哼,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先生又怎么能让秦王烹煮了魏王剁成肉酱呢?”
鲁仲连说:“当然能够,我说给您听。从前,九侯、鄂侯、文王是殷纣的三个诸侯。九侯有个女儿长得娇美,把她献给殷纣,殷纣认为她长得丑陋,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刚直诤谏,激烈辩白,又把鄂侯杀死做成肉干。文王听到这件事,只是长长地叹息,殷纣又把他囚禁在牖里监牢内一百天,想要他死。为什么和人家同样称王,最终落到被剁成肉酱、做成肉干的地步呢?
6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
鲁仲连继续讲故事,齐闵王要到鲁国去,夷维子拿着马鞭陪同,这是齐闵王的司机。
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
夷维子问鲁国人说:你们要怎么接待我国国君呢?
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
鲁国人说:我们准备用十套太牢接待。这已经是非常高的礼节了。
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
夷维子说:你们怎么能用这种礼节来侍奉我们君主呢?我们国君那可是天子!天子都把齐闵王说小了,人家可是东帝。上古祭祀昊天上帝和五方上帝,其中昊天上帝是先天上帝,生而为神,五方上帝则是后天上帝,都是以人成神。周王是中央黄帝有熊氏后裔,所以称天子。齐闵王都称帝了,相当于天神。怎么能说是天子呢,对吧。
天子巡狩(shòu),诸侯辟舍,纳管键,摄衽(rèn)抱几,视膳于堂下。
天子外出巡行,诸侯应该“避舍”,从自己的宫室中出来。管键,就是钥匙。把家里的钥匙交给天子,就是让出自己的居所。摄衽,提起衣襟,整理衣着。抱几,捧着几案,在堂下伺候天子吃饭。
天子已食,而听退朝也。
天子吃完饭,才能退下去处理本国政务。鲁国人一听,你这牛棚里养鸡——架子不小啊,这是病,得治。
鲁人投其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
鲁国人锁上城门,不予接待,齐闵王没能进入鲁国。果,副词,终于实现的意思。
将之薛,假涂于邹。
齐闵王又要到薛地去,孟尝君的老窝,要向邹国借道。
薛地位置
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
当时,邹国国君去世,齐闵王想进城吊唁。
夷维子谓邹之孤。
又是这个司机,他对邹国国君的孤儿,也就是新任邹国之君。
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
说:天子来吊唁,主人要调转棺椁,让灵柩头朝南,尾朝北,便于天子面向南方凭吊。邹国人一听,你搁这肚脐眼放屁——怎么响的呢。
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
邹的大臣们说:你要逼着我们这么干,我们都自杀得了。
故不敢入于邹。
所以齐闵王最终也没有进入邹国都城。这倒也不能怪夷维子,齐闵王本来就是个傲慢的家伙,所谓有其主必有其仆。
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
邹国、鲁国的大臣,国君活着的时候没办法奉养,国君死时也没有饭含,去世的人嘴巴里放米叫饭,放玉叫含,这是丧葬的礼仪。这两句是说邹国、鲁国国家困顿,大臣都无法供养国君了。
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
然而齐国想让他们用天子之礼对待自己,结果都被拒绝了。两国日子都已经非常难过了,但仍不屈服于齐国。
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
现在秦国是万乘之国,魏国也是万乘之国,国力相当,而且双方互相称对方为王。
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魏国只是看到秦国长平之战大胜,就胆怯想要尊奉秦王为帝,自己还抹不开脸,想忽悠赵国带头。这简直是让三晋的大臣蒙羞,还不如邹国、鲁国的奴婢有骨气。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予其所爱。
如果秦国贪欲不止,进而称帝。那就要对诸侯国的人事进行大规模调整,怎么调整呢?秦国会夺走他认为不好的人的权势,而给予他认为好的。夺走他所厌恶的人的地位,而给予他所喜欢的人。不肖与贤,赠予所爱,标准是什么呢?肯定是对秦国有利或者出于秦王的个人喜好。
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
秦国又会将自己国家的姑娘和善于搬弄是非的侍妾嫁给诸侯国的统治阶层们,这些姑娘天天待在魏国王宫里嚼舌根子。魏王还能平安无事吗?还有更过分的。有个笑话怎么说的,如果恨一个人,就惯坏自己的女儿,然后嫁到他们家,祸害他们一家三代。两千多年前的鲁仲连就指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战略地位。秦地女孩的风评受到暴击。鲁仲连费了这么大劲,落脚在哪里了呢?
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您又凭什么能够得到原有的尊崇地位呢?鲁仲连很现实,不扯天下大势,不提百姓幸福。只说个人的荣华富贵。辛垣衍为什么到异国为客将军呢?大概是和纵横家一样,为了功名利禄吧。
【译】齐湣王前往鲁国,夷维子替他赶着车子作随员。他对鲁国官员们说:‘你们准备怎样接待我们国君?’鲁国官员们说:‘我们打算用于副太牢的礼仪接待您的国君。’夷维子说:‘你们这是按照哪来的礼仪接待我们国君,我那国君,是天子啊。天子到各国巡察,诸侯例应迁出正宫,移居别处,交出钥匙,撩起衣襟,安排几桌,站在堂下伺候天子用膳,天子吃完后,才可以退回朝堂听政理事。’鲁国官员听了,就关闭上锁,不让齐湣王入境。
齐湣王不能进入鲁国,打算借道邹国前往薛地。正当这时,邹国国君逝世,齐湣王想入境吊丧,夷维子对邹国的嗣君说:‘天子吊丧,丧主一定要把灵枢转换方向,在南面安放朝北的灵位,然后天子面向南吊丧。’邹国大臣们说:‘一定要这样,我们宁愿用剑自杀。’所以齐湣王不敢进入邹国。邹、鲁两国的臣子,国君生前不能够好好地侍奉,国君死后又不能周备地助成丧仪,然而想要在邹、鲁行天子之礼,邹、鲁的臣子们终于拒绝齐湣王入境。如今,秦国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魏国也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都是万乘大国,又各有称王的名分,只看它打了一次胜仗,就要顺从地拥护它称帝,这就使得三晋的大臣比不上邹、鲁的奴仆、卑妾了。
如果秦国贪心不足,终于称帝,那么,就会更换诸侯的大臣。他将要罢免他认为不肖的,换上他认为贤能的人,罢免他憎恶的,换上他所喜爱的人。还要让他的儿女和搬弄是非的姬妄,嫁给诸侯做妃姬,住在魏国的宫廷里,魏王怎么能够安安定定地生活呢?而将军您又怎么能够得到原先的宠信呢?”7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前面说秦国残暴,辛垣衍没有动摇,现在说到个人利益了,他终于动容了。起身再拜,向鲁仲连道歉说:一开始我以为先生您不过是个平庸之人,现在才知道您真是高人啊。请让我离开邯郸,再也不敢说尊奉秦为帝的事情了。辛垣衍格局不行啊,你促进赵、魏带头尊秦为帝,那不就是秦国人眼中的贤和爱吗?只要秦国为天下最强,你的地位也牢不破。【译】于是,辛垣衍站起来,向鲁仲连连拜两次谢罪说:“当初认为先生是个普通的人,我今天才知道先生是天下杰出的高士。我将离开赵国,再不敢谈秦王称帝的事了。”秦军主将听到这个消息,为此把军队后撤了五十里。恰好魏公子无忌夺得了晋鄙的军权率领军队来援救赵国,攻击秦军,秦军也就撤离邯郸回去了。
8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
秦将听说了这件事情,为此退兵五十里。哪件事情呢?估计是赵国放弃幻想要抵抗到底的事情。
适会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适逢魏公子无忌夺取晋鄙军队将要救援赵国,攻打秦军,秦军因此撤退离开了。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大概是魏王害怕秦国,命令晋鄙驻军观望,信陵君是平原君的小舅子,为了救姐姐姐夫,通过魏王爱妃如姬偷出虎符,又用屠夫朱亥击杀晋鄙夺取军队后,救援赵国。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这时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推辞,不肯接受。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
平原君于是摆酒宴答谢,饮至酣处,平原君起身,近前,奉上千金为鲁仲连祝酒。秦军退兵的直接原因貌似是魏军来救援,那鲁仲连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其实鲁仲连最大的贡献是统一了赵国内部意见,坚定了赵国高层抵抗的决心。他说秦国称帝后如何如何,不见得是说给辛垣衍听的,而是说给在场的平原君听的,让他意识到投降派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而且古代战争守城是相对容易的,对秦军来说,穿越太行山的后勤补给是非常脆弱的,其攻势必然不能持久。魏军不来,邯郸也不一定陷落。反而有可能成为战国历史上另一台绞肉机。这有点像抗日战争,总有人说日本鬼子投降是因为两颗原子弹,包括小日本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实际上,即使美国人不介入,胜利也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无非多受几年苦。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鲁仲连笑着说:天下士可贵之处在于为他人排忧解难,消除祸乱但不求取回报。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gǔ )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即,如果。如果索取财物,那是商贾之人所为。商人在春秋战国时社会地位还是可以的,知名的有范蠡、子贡、吕不韦等人。东方各国对商贸也比较宽松,只有秦国自商鞅变法后,重农抑商,非常严苛,总之中国的读书人几千年来还是认为经商取利不是正途。鲁仲连说我是不愿意这么做的。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于是告辞离去,再也没有和平原君相见。
【译】于是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辞让,最终也不肯接受。平原君就设宴招待他,喝道酒酣耳热时,平原君起身向前,献上千金酬谢鲁仲连。鲁仲连笑着说:“杰出之士之所以被天下人崇尚,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祸患,消释灾难,解决纠纷而不取报酬。如果收取酬劳,那就成了生意人的行为,我鲁仲连是不忍心那样做的。”于是辞别平原君走了,终身不再相见。
9
文章标题《鲁仲连义不帝秦》,前面都是讲“不帝秦”,最后这一段辞金而去是“义”。鲁仲连颇有些江湖侠客的豪气,以前读武侠小说,看大侠们纵横江湖快意恩仇,但唯有一件事情想不明白,大侠的生活费是哪里来的呢?后来在《水浒传》中找到到答案,要么本身家境殷实,要么就要有人赞助,否则,要么卖刀,要么抢劫,我们可以想想鲁仲连是哪种情况呢?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