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紧扣着贾谊之失意而终,对贾谊的人格特质分析得非常深入,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剖析也令人信服,用这样的方式与坚定的语气来凸显贾谊的个性与强调“有所待”、“有所忍”的生命修养。
注释:
①乡: 通“向”。②熭 (hui): 曝晒。又读wei。
③抗刭 (jing): 杀头。④曩(nang): 从前。
⑤仄室: 指非正妻所生之子。豫: 通 “预”,事先。席: 凭借。
⑥中涓: 皇帝近侍官员。廑 (jin):通“仅”。只,才。舍人: 地位次于中涓的近侍官员。
⑦角: 较量。⑧诿 (wei): 推托。⑨黄屋: 皇帝专车。屋,通“幄”,车盖。
⑩圖视: 瞪目怒视。圜,通“圆”。(11)已然: 已经成为事实。效: 证明。
(12)理: 肌肉纹理。解: 四肢关节,骨头之间的缝隙。
(13)髋 (kuan): 胯骨。髀 (bi): 大腿骨。(14)婴: 同 “撄”,碰,触动。
(15)菹醢 (zuhai):古代一种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16)辐凑: 聚集在一起。辐,车轮上的辐条。凑,聚集。
(17)削: 削减,剥夺。颇: 大量。(18)倍畔: 通 “背叛”。(19)乡: 通 “向”。
(20)委裘: 已故皇帝的衣裘。(21)瘇(zhong):脚肿病。
(22)胫(jing): 小腿。要: 通 “腰”。信: 通 “伸”。搐: 抽动。聊: 赖。
【译文】
如果建立的诸侯国强固,那么一定会造成皇帝与诸侯互相怀疑的趋势。臣下因此屡遭其祸,皇上也多次担心这种忧患。这实在不是安定朝廷,保全臣民的办法。如今有的亲弟图谋当东方的皇帝,亲哥哥的儿子也向西面发动进攻,现在吴王谋反的事件又报上来了。天子正当壮年,施行正义,未曾有过失,恩德又施加到他们身上,尚且如此,更何况最大的诸侯,力量十倍于此的呢?但是,如今天下还是比以前稍为安定,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诸侯大国的国王还年幼体弱,没有壮大。汉朝安置在那里的太傅、丞相正掌握着王国政事。几年之后,诸侯王大都加冠成人,血气方刚,而汉朝委派的太傅、丞相则不得不称病辞官,那些诸侯王就要从丞尉以上普遍安插自己的亲信。如果这样,他们的行为与谋反的淮南王、济北王有什么不同呢? 到了这个时候再想要治理安定,即使唐尧、虞舜也是办不到的。
黄帝说: “太阳正当中午时一定要晒东西,拿着刀子一定要割什么。” 现在按这个道理行事全上安下,就很容易做到; 如果不肯及早行动,错过了这个时机,就会毁了骨肉之情,而且拿起刀来互相残杀,这和秦朝末年有什么不同呢?凭着天子的权位,乘着当今的有利形势,靠着上天的保佑,尚且对转危为安、改乱为治的措施有所顾虑,假使陛下处在齐桓公那种境地,是不是就不会联合诸侯而纠正天下的混乱呢? 臣下我又知道陛下一定不会这样做的。假如当今天下就像从前一样,淮阴侯还统治着楚国,黥布统治着淮南,彭越统治着梁国,韩王信统治着韩国,张敖统治着赵国,贯高做赵国的相,卢绾统治着燕国,陈豨还在代国,假如这六七个王公都健在,在这个情况下,陛下登上天子之位,自己能觉得安全吗? 臣下我有理由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在那天下混乱的时候,高帝与这几位王公们一同起事,事先并没有亲族的势力可以依靠。这些王公中的幸运者作了中涓,其次的只不过得个舍人的职位,他们的才能不及高帝,差得很远。高帝凭着他的圣明威武,即天子之位,分割肥沃的土地以封这些王公为诸侯王,多的一百多个城,少的也有三四十个县,恩德是极厚的了。可是在以后的七年之中,反叛的事发生了九起。陛下与当今的王公们,并非亲自较量才能而使他们称臣的,也不是您亲自封他们为王的。即使高帝都不能得到一年的安宁,所以臣下我知道陛下也是不能得到安宁的。
然而,还有一个可以推托的借口,叫做亲属关系疏远。那臣下我就请试着说说亲属关系亲近的情况。假使让悼惠王还在齐国称王,元王还在楚国称王,中子还在赵国称王,幽王还在淮阳称王,共王还在梁国称王,灵王还在燕国称王,厉王还在淮南称王,这六七位贵人都仍然健在,在这个时候,陛下即天子位,能使天下太平吗? 臣下我又知道陛下是不能的。像这些王,虽然名义上是臣子,实际上心里都认为自己和天子的关系就跟平民百姓中的兄弟关系一样,他们没有一个不想在王国内实行皇帝体制而自己做皇帝的。他们擅自封人爵位,赦免死罪,甚至有的乘坐皇帝才能享用的黄屋车,汉朝的法令在他们那里并不实行。即使推行,但对于不守法纪如厉王那样的人,命令他都不肯听从,召见他,又怎么肯来呢? 幸而被召来了,法律怎么能施加到他身上呢? 如果依法处置一个亲戚,诸王们就圆瞪着眼睛,起来反抗了。陛下的臣子当中,虽然有冯敬那样勇敢的人,但他刚刚要开口,刺客的匕首就已经插进他的胸膛了。陛下虽然圣明,但谁能同您一起来治理这些诸侯王呢? 所以关系疏远的亲属一定很危险,亲近的亲属一定会作乱,这已经是事实所证实了的。那些自恃强大而发动叛乱的异姓王,汉朝幸已战胜他们了,却没有改变造成他们恃强动乱的根源。同姓王沿着这条道路发动叛乱,已经有征兆了,这种形势完全会重演。祸殃的产生变化,还不知道会转移到什么地方。圣明的皇帝处在这样的形势中尚且不能使国家安宁,后代又将怎么办呢?
宰牛的坦,一个早晨可以宰十二头牛,可他的刀刃却没有变钝,这是因为用排击剥割的地方都在肌肉和骨头的缝隙之间。遇到胯骨、大腿骨所在的地方,他不是用砍刀就是用斧子。仁义思厚,是君主的锋利的刀刃; 权势的法制,是君主的砍刀和斧子。如今的诸侯王都是一些胯骨和大腿骨,不用砍刀、斧子,而要用锋利的刀刃去切割,臣下以为不碰出缺口就得折断。为什么不能用仁义的锋刃来对待淮南王,济北王呢? 因为形势不允许了。
臣下我自己考察从前发生的事,发现大都是势力强大的先反叛。淮阴侯在楚国为王,势力最强,就最先反叛; 韩王信依靠匈奴的力量,也反; 贯高依靠赵国的资助,也反; 陈豨队伍精税,也反; 彭越利用梁国的力量,也反; 黥布依靠淮南的力量,也反; 卢绾势力最弱,最后反。长沙王只有二万五千户,功劳小却最完好,关系疏远却最忠心,这不仅是由于各人性格不同,也是形势使然。如果从前让樊哙、郦商、绛侯,灌婴割据几十个城而封为王,到今天虽然已经残破,但还是让他们灭亡好一些; 让韩信,彭越之辈封为通侯,虽然到今天还存在,也可以让他们继续存在。像这样,则天下的大计就可以知道了。如果要众诸侯都忠心依附汉朝,那么就不如让他们像长沙王一样; 要臣子们不遭杀戮成肉酱的下场,那就不如让他们像樊哙,郦商那样; 要天下治理安定,就不如更多地建立诸侯而削弱他们的力量。力量弱小了,就容易用信义指挥他们;国小就不会有邪心。使全国的形势像身体指挥手臂、手臂指挥手指,没有不能控制服从的; 诸侯国的君主不敢怀有二心,像辐条集向轮毂一样而归从于天子。那么,即使一般老百姓也会感到国家安定,所以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贤明。分割土地,制定制度,使齐、赵、楚几个大诸侯国分成若干小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的子孙,都按长幼次序,各自承受祖先的一份封地,一直到分完为止。至于燕、梁和其他诸侯王国也都这样办理。那些封地多而子孙少的诸侯国,也建成若干小诸侯国,让它们空着,等他们有了子孙来做这空缺的君主。诸侯的土地被大量削减而收归朝廷的,用来调剂侯国封地,或将来封给他们的子孙,并且如数补偿。一寸土地,一个百姓,天子都不贪图他们的,这确实只是为了安定治理罢了。因此,天下都知道陛下是廉洁的。分割封地的制度一确定,宗室子孙没有谁担心不能封王的。下面没有背叛的念头,上面没有诛杀的想法,因此,天下都知道陛下的仁爱。法制建立起来而没有人触犯,命令通行了而没有人违抗,贯高、利几之类的阴谋就不会发生,柴奇、开章之类的诡计就不会重演,老百姓都趋向善良,大臣们都表示顺从,因此,天下都知道陛下的信义。这样,即使让幼主做天子,天下也是安定的; 即使立遗腹子,让臣下朝拜先帝的裘衣,天下也不会动乱。当代能大治,后代称颂陛下圣明。采取这一措施,能建立五项功业,陛下还顾虑什么而长久不这样做呢?
目前天下的形势,就像人正在患腿脚肿大的疾病。一条小腿肿大得像腰一样粗,一个脚指肿得几乎像大腿。平时不能屈伸,一两个肢指抽动,浑身都痛苦难熬。错过了当今的时机而不治疗,一定会变成难治的顽症,以后虽有扁鹊那样的良医,也无能为力了。而且这病还不只是脚肿,又苦于脚掌扭折。元王的儿子是皇帝的堂弟; 现在继承王位的,是您堂弟的儿子; 惠王的儿子是您亲哥哥的儿子,现在继承王位的,是您亲哥哥的儿子的儿子。近亲之中有的还没有分地而使天下安定。而疏远的有的却掌握着大权,威胁着天子。所以我说不只是害了脚腿肿大的疾病,还苦于脚掌扭折。使人痛哭的,正是这种病呀!
【鉴赏】
西汉初年,天下初定,社会问题很多。贾谊针对匈奴少数民族入侵,富商大贾奢侈浪费,特别是诸侯王的分裂割据势力同中央政权的对立问题,向汉文帝献了一篇《治安策》。本文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本文中,贾谊就诸侯割据的问题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的主张,以保证中央政权的集中和统一。这个主张被汉文帝采纳,到汉武帝时,汉王朝终于战胜于诸侯割据势力,使西汉统一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作者以史为鉴,认真分析西汉当时的形势,认为西汉政权的统治危机在于诸侯国少而势力强大,虽然暂时没有危及西汉王朝的统治,只是由于现在诸侯国的国王年幼,掌握大权的大臣是西汉政府自己安置的。作者还层层分析,认为解决这种危机的办法不能只靠施加恩惠,或凭借亲情关系的亲疏,而要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从根本上消除其反叛的根基。
本文比喻生动,气势逼人,文情并茂,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赏析
贾谊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怀才不遇者”,郁郁而终。前人大多惜贾生之才,而斥文帝误才之庸。苏轼却一反《史记》以来许多史家、学者对贾谊怀才不遇的肯定论述,从贾谊自身的角度,分析其悲剧产生的必然性,批判贾谊的悲剧在于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志大而量小”,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从而表达了苏轼对贾谊为人、遭际的既同情惋惜又批判否定的态度。从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得出令人意料之外的结论,立论新异,见解深刻,富有启发性。
文章首段即开门见山地表明观点:一个人要有才能并不难,怎么使自己的才能获得发挥却是很难,而贾谊正是具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却不能够让自己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挥利用。“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是写虚;“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是写实。虚与实相辅相成,互为印证,使虚有所依,实有提高,相得益彰。
第二段,由强烈的惋惜进入舒缓的说理。提出“有所待”、“有所忍”是君子施展抱负必须经历的艰苦过程,而古代贤人郁郁不得志,不一定是当时君主不识贤才,或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此两段将焦点集中在贾谊不得汉文帝重用,乃是因为自身对政治的修养不够。文中的正面描写“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与“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的假设,都反映苏轼对贾谊的看法。“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是围绕开头中心论点而抛出的一个分论点。
第三段,举史例说明贤人与帝王之间的关系,对分论点进行论证,是“所待”、“所忍”的具体化。孔子、孟子做到了如此仁至义尽,尚且未能如他们自己所愿,“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这一句紧扣文题之后,顺水推舟地得出这个结论。后者并非分论点,而是论点的延伸形态,形式虽然变了,但实际上还是指“不能自用其才”,只是论述的角度有所变化,一个论点从不同角度去论证。由“不能自用其才”引申为“或者其自取也”,再引申为“生之不能用汉文也”,论点逐层推进,一个比一个的含义更具体,论述一步比一步更深入。而对贾谊的具体情况,文章却并没做展开对比论述,而是采用“旁(孔、孟例)详本(贾谊事)略”的手法,语言精炼,不重复罗嗦。
第四段紧承上文,以当时历史背景出发,说明汉文帝不用贾谊的客观原因,情同骨肉的开国功臣和初出茅庐的洛阳少年,通过对比为汉文帝的决定做出强而有力的支持。而贾谊在政治失意后,郁郁寡欢、自伤自怜,不能够趁此修养其身,最后失意而终,这也是苏轼对他“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的批评。写绛侯、灌婴和贾谊的对比,前者用了较多的描述,极言其功高势大,同文帝关系非同一般,后者仅用”洛阳之少年“五个字,由于详略处理得巧妙,二者的对比也就非常鲜明了。
最后一段,再次讨论君主与贤人之间的关系,千里马必须遇到伯乐才有施展大志的机会,因此贤臣要有名主才能大展怀抱。而人君获得像贾谊这样的臣子,要了解他的个性若不被见用则会自伤不振,为此要做出适切的考虑,否则便是折损了一名人才。然而,贾谊这样的人也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立身处事,人要有才,还要有所忍耐、等待,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苏轼清醒地认识并指出贾谊自身的问题,显示出他独到的眼光,个性鲜明、见解透辟、切中肯綮。
全文紧扣着贾谊之失意而终,对贾谊的人格特质分析得非常深入,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剖析也令人信服,用这样的方式与坚定的语气来凸显贾谊的个性与强调“有所待”、“有所忍”的生命修养。从文章内容看,主要是针对人才自身而言;但从文末看,他的主要用意,又在于借以提醒为人君者,希望他们正确对待和使用像贾谊这类“有狷介之操”的特殊人才,注意用其所长,以免造成浪费人才。
在写作上,宕开一笔,收放自如,极富特色。首先亮明全文观点,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总揽下文论述。紧接着,一个“惜乎”的深沉感叹句,以贾谊其人其事,紧紧印证所提观点,而且紧扣文题。接下来又暂时先放开贾谊其人,谈古之君子和贤人。第四段又回到贾谊,文章前后相顾,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